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我楚狂人
我楚狂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0,423
  • 关注人气:89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技巧是第二位的

(2009-11-01 08:49:47)
标签:

写作杂谈

杂谈

分类: 写作杂谈

技巧是第二位的

技巧是第二位的

我楚狂人

2009年10月下旬,在姜堰二附中举行的写作研讨会上,我的老朋友,江苏省写作学会副会长南京金陵中学特级教师喻旭初老师说了一句精彩的话,他说,在写作中,技巧总是第二位的。这话令我击节赞叹。

每个写过文章的人可以自问一下,你在写作过程中考虑过技巧吗?当你在叙述的激情中或者在论证的思维中,你应该是很自然地表述着,无暇顾及技巧。如果刻意追求技巧,也许你的思绪就不那么流畅了。你也许会在文章修改时冷静地考虑技巧,考虑使用技巧表述得更好,而不是在写作的原始过程中。

再有,时有传闻,那些被高考试卷引用了阅读文章的作家,在解答自己的文章编成的高考题时往往不及格。因为作者在写作时没有想那么多,那么复杂,只是自然流露。都是教文章编题目的人自作多情把问题搞复杂了。这是一个不好笑的笑话。

朱自清先生的散文给人两重性格的感觉。一种是如《背影》、《冬天》那样朴实无华明白如话而感人至深的文章,一类是如《绿》、《春》、《白水漈》那样的讲究技巧的秾丽之作,《荷塘月色》也可以归入这类。有趣的是,朱自清先生并不把后一类被中学教师推崇的“美文”视为创作,他说“这是写给中学生看的”。为什么?因为前一类文章是心里流出来的,后一类文章则是“做”出来的,是为写而写的。技巧先行者大抵如此。

文贵乎真,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也都在说。但是,为什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那么多人就热衷于技巧先行呢?所谓写作课,基本上就是写作技巧课;所谓写作的“序”就是写作技巧的“序”。这是不是舍本求末了!

我愿写作教学返璞归真,那就是少讲点技巧,多关注点生活。我们的学生由于关得太死,感情上有点贫血。我们是不是通过写作活动来帮学生不得补点血呢?

 

附一篇曾在《现代写作》上发过的学生习作。

苏州市第五中学高二(1)寿欣

“小A,你早上吃的什么?”小B突然无端问起。

“粥!”

“粥啊?一点新意都没有!”

听得这句话,我的心不知为什么凉了一下。哦,对了。现代的都市年轻人大部分大概都已经遗忘了“粥”这个名词,他们或许已经不知粥是什么味道的了。粥似乎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了,成为一种过去。

可悲!

忙碌的都市生活。早上,大人们急着上班,在人群中穿梭,顾不得喝上一碗粥;学生们赶着上学,在公交车上牛奶面包,也凑和算一顿早饭。只有闲在家的老人,才会有空大清早熬好粥,品尝这几十年来不变的味道。

城市在不断加快自己的步伐,而粥文化却在渐渐离我们远去,静悄悄地,没有人发现。

孔子的高徒颜回“划粥断齑”,少年范仲淹食粥苦读,曹雪芹穷困潦倒,家里是一贫如洗,沦落到“举家食粥”的地步。尽管如此,他还是成就了巨著——《红楼梦》。粥曾经成就了多少中华民族的精英。

粥中含有很丰富的营养。想必古人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养成早上食粥这个习惯,一直延续至今。而现在人们正在改掉这种很好的习惯。取而代之的是让人不放心的“一百放心早餐”。

真希望回到过去,生活节奏还没有这么快时,人们在家陪着家人品尝一下最古老的味道,也回味一下家的味道!

简评:现代人在获得的同时,也在丢失许多。可惜少有年轻人感觉到这些。本文作者有一份可贵的宁静,只有心底宁静的人才能品味这份最原真的粥味。不为时尚所惑,不为虚荣所惑,难得。    推荐老师  张长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