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聊斋09《聊斋志异》的思想局限性

(2009-08-06 07:39:20)
标签:

读书有感

杂谈

聊斋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聊斋09《聊斋志异》的思想局限性

《聊斋志异》的思想局限性

——关于聊斋之九

我楚狂人

是人就会受到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局限,任何杰出人物都逃不脱这个规律,蒲松龄也如此。我前面多次说过,蒲松龄身处康熙朝,正是清皇朝克服重重困难逐步巩固其统治的时代,因此也是思想统治最为严酷的时代。康熙朝文字狱空前残酷,先后发生了庄廷珑(金旁,打不出)“明史案”,戴名世“《南山集》案”和“南北科场案”等大狱。在这种背景下,文化人首先就是要活下去,要保护自己。因此,《聊斋志异》注定不是一本叛逆的书,任何过分拔高《聊斋志异》战斗锋芒的说法都是不合实际的。

正如此,《聊斋志异》是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即使如《席方平》这样尖锐的作品,最后还是依靠二郎神这样的代天巡狩的清官来解决问题;《促织》明明是一场人间惨剧却以戏剧收场:孩子复活,成名“裘马过世家”,巡抚、县令各得实惠。而“异史氏”也不过轻描淡写地劝告皇帝,“不可不慎”而已。这大概就是圣人之教“怨而不怒”吧!不要责怪蒲松龄,如果蒲松龄不保持这样的分寸,也许今天我们就看不到《聊斋志异》了,蒲松龄的名字也许就湮没在文字狱的血海中了。这就是残酷的事实。所以,今天痴情歌颂“康乾盛世”的文化人们,千万不要忘记这个铁的事实。

如果说“只反贪官,不反皇帝”是那个时代的烙印的话,那么《聊斋志异》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描写中的自然主义倾向,特别是对性的自然主义的描写。在《聊斋志异》中,有不少篇章写到了赤裸裸的性,有时甚至不厌其细。这就有点“少儿不宜”了。如《五通》等篇就是这样。因此,《聊斋志异》就成了一本瑕瑜互见的书,并非每一篇都是那样精彩了。可以说,《聊斋志异》中有些篇目甚至是低俗的。我们认为,不能因为“说鬼话”而“乱说话”。“《春秋》责备贤者”,我们有必要对《聊斋志异》这样影响深远的著作求全责备。也正因为如此,我主张《聊斋志异》的普及本只需选本,而全本则是提供给研究者研读即可。

我们读书就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不仅读《聊斋志异》是这样,读其他书何尝不是这样?几百年前的著作有这点缺陷实在不值得奇怪,后人看我们有何尝不是如此。

时代总是在进步的,不是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