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聊斋04《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

标签:
读书有感杂谈聊斋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
——关于聊斋之四
我楚狂人
《聊斋志异》中讲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爱情故事,这些爱情故事在整部《聊斋志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其中著名的篇目有《婴宁》、《青凤》、《阿绣》、《连城》、《青娥》、《鸦头》、《瑞云》等。
《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都是一见钟情式的,几乎没有写到青梅竹马式的,更没有自有交往中逐步培养感情的慢热式的。我想是因为《聊斋志异》本身就是“志异”小说,一见钟情式的似乎更有传奇色彩。况且,故事本来篇幅短小,不容许慢热。再说,古时男女交往不自由,一见钟情反而更真切。
其次,都是好事多磨式的。但是,《聊斋志异》的好事多磨,决不是如鲁迅说的,设计一个“小人”从中作梗式的肤浅的安排,更多的从社会原因来构思,这样就有了思想的深度和更广泛的社会意义。如《婴宁》因为善笑,就被认为不合封建礼法,被人视为另类。经过多次误会和磨难,才得到认可。如《鸦头》因为被视为摇钱树,被威逼,被毒打,被禁闭。最后诉诸武力,经过血腥搏杀才获得自由。如《连城》由于门第观念,逼得主人公以死相拼,生生死死才有情人终成眷属。这样写法,显现了作者的思想深度。
最后,如前面一篇所说的,《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女性表现得更加主动一点。《聊斋志异》中的爱情故事,其男主人公往往比较迟钝,甚至比较怯懦,有的还比较迂腐,往往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比较被动。相反故事中的女主人公就比较主动,比较大胆。而其中的鬼女狐女就更加火辣。如《颜如玉》中女方对男方几乎就是启蒙老师,不管是爱情,还是性,男方简直就是懵懂。如《小谢》中的陶生,完全就是被小谢她们慢慢推动起来的。如《鸦头》中的男子,只是以泪洗脸。如果没有一个武勇的儿子,恐怕只能抱憾终身了。
在蒲松龄的时代,如此歌颂爱情,歌颂追求爱情的女性,应该也是一种叛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