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西游03吴承恩其人

(2009-04-20 08:30:18)
标签:

读书有感

西游记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关于西游03吴承恩其人

吴承恩其人

——关于西游之三

我楚狂人

如同其他中国古典小说一样,《西游记》的著作权归属也是有诸多说法,现在我们见到的通行本的署名是吴承恩。

吴承恩生卒年约1500—约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文学家。吴承恩原籍江苏涟水,后移居当时的淮安府山阳县,就是现在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出身于一个书香世家,后家道中落成为小商人家庭。他的曾祖吴铭、祖父吴贞分别任过县学训导、教谕之类的学宫官职。其父吴锐,因为家境贫寒,以经营绸布为生。但是性喜读书,六经诸子百家无不涉猎,这对吴承恩产生了影响。

据《淮安府志》记载,吴承恩自幼敏慧好学,聪明过人,博览群书,年轻时即以文名著于乡里。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他早年曾专致科举,但科场不利,屡试不第,直至人到中年才得了个“安慰奖”补上“岁贡生”。后来绝意仕途,客居南京,靠卖文补贴家用。晚年回归故里,放浪于诗酒之间,贫病以终。又是一个怀才不遇者。

吴承恩自幼喜欢读稗官野史,浸淫于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之间。科场失意,生活困顿,促使他运用志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懑。正如他自己说的:“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因此,从经历、才情和《西游记》中大量的淮安方言等方面来考虑,吴承恩有写《西游记》的可能。

但是,所有古本《西游记》上,都没有署名吴承恩的,主张吴承恩写《西游记》的是中国小说史研究的先驱者鲁迅和胡适。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胡适的《章回小说考证》都认为《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其依据就是《淮安府志》。清代山阳人吴玉晋提出《西游记》是吴承恩所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未得到响应。后来同乡作家阮夔生在《茶舍客话》中也说是吴承恩所著。《淮安府志》的依据就是吴玉晋了。几条材料就是一条材料,这就是所谓“孤证”,按照史学的规矩是“孤证不用”的。所以,这个观点的说服力也不是很有力。即使胡适,后来也不那么坚持了。但是解放后,由于鲁迅的地位崇高,吴承恩写《西游记》成为官方观点,以致现在已经家喻户晓了。其实这个问题还是大可商榷的。

明朝时各种版本的《西游记》都没有署名,成了“无名氏”的作品。清朝汪象旭所撰《西游证道书》认为《西游记》为南宋时的全真道士长春子邱处机所著。这一观点,清朝文人翕然风从。然而乾隆朝的大才子纪昀等人怀疑此说,依据是《西游记》中多写明朝的风土人情,而邱处机是南宋末代人,不当有此;还有,《西游记》多处出现江苏淮安一带的方言,长春子邱处机一生在华北地区活动,从未在淮安居住,写不出淮安方言来。纪晓岚的说法是可信的,“丘处机说”可以否定。

也有少数学者认为《西游记》是明朝的“青词宰相”李春芳所著。但是由于论据很不充分而且有点牵强,“李春芳说”几乎不被人认可。不过现在还有人坚持这样的观点。

今人章培恒等也有对吴承恩著作权的研究,但是似乎没有太多进展。就目前来看,吴承恩在民间传说基础上编写《西游记》,后又经李卓吾等整理润色,逐步形成了今天我们见到的《西游记》。这个说法,目前还是最容易接受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