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保卫汉语03质疑双语教育

(2009-04-12 13:42:27)
标签:

教育

杂谈

汉语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质疑双语教育

——保卫汉语之三

我楚狂人

教育的特质决定了搞教育的人就要耐得住寂寞,教育最忌讳赶时髦。而当今教育界赶时髦成风,其中最热门的时髦当数所谓双语教育了。各地都有所谓双语实验学校,各名校也纷纷办起了双语实验班。当然,这些个实验学校和实验班大多只是办学者敛财的新借口而已,并无实质内容。但是,如果仅仅是敛财手段倒也罢了,怕就怕搞乱了国人的认识,出现新一轮崇洋媚外。

我曾经问过我们苏州市一位主管教育的领导,这位以教育家自命的领导就是双语教育的积极鼓吹者。我请教他说,双语教育实际上就是强推英语教育,那么它存在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它的现实必要性又在哪里。那位领导没有回答。我以为,双语教育,实际上就是殖民地教育,是强势语言的侵略行为。以前的英联邦国家,宗主国英国为巩固其宗主地位,增强对宗主国的向心力,强推双语教育。香港、新加坡无不如此。这是宗主国的需要。不料当年鸦片战争也没有在中国推行双语教育,居然今天中国人自己在推行。我怀疑某些人的基本民族感情。

现象在下面,根子在上面。我国的一些“精英”们决定了,中国考研究生外语(主要是英语,下同)成绩是具有一票否决的权重的,中国的晋升职称外语成绩是首先具有一票否决权的。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考苏州大学钱仲联先生的研究生,当时我的专业课,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全考了高分,但是外语差了2分,(当然不排除有人做手脚)就此失去了读研资格。当时,钱仲联先生生气地说,我一辈子连普通话也不会说(钱先生一生就是一口老常熟话),凭什么我的研究生就一定要会说洋话!就这样,我就毫无申辩权地失去了深造的机会。

我还想问一问,美国人、英国人晋升职称,考不考汉语!

现在,有识之士已经在呼吁,把英语请下神坛。国家也在淡化英语在考研、晋升职称中的作用,这是好事。要知道,国家的开放程度,民族的文明程度,与英语人口不成正比。国家的开放程度来自民族的自信心,民族的自尊心。民族的文明程度,要植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如果一个象中国这样的大国,一味的向别人同化,在开放中迷失了自我,那才是一场大悲剧。

我们要改善汉语的环境,必须从废除双语教育开始。把英语请下神坛,此其时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