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国02《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与政治倾向

标签:
读书有感杂谈三国演义 |
分类: 书有未曾经我读 |
《三国演义》的创作背景与政治倾向
——关于三国之二
我楚狂人
章回小说《三国演义》是在汉民族反抗元朝异族入主的农民大起义的历史背景下写作的。众所周知,元朝入主中原的近百年历史,对汉民族是一段惨痛的记忆,对汉族文化是一次毁灭性的摧残。只要看现在的北方方言就知道,影响有多大。今天的北方方言已经失去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入声这种声调,失去了尖音与团音的区分,使得中华民族语言美妙的音乐性受到极大地破坏。以致现在的北方方言区的人们已经无法感受到唐诗韵律的美妙。这实在就是拜草原落后民族野蛮入主所赐,文明的就这样被野蛮的强奸了。
汉民族在元朝是最低贱的民族,头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也就是蒙古人早期征服的西域人、其他少数民族人和中亚细亚人;第三等是汉人,也就是先期被征服的北方汉人;最低的就是南人,就是最后被征服的南方汉族人。汉人身受的迫害,只要看看关汉卿的杂剧就能体会一二。十家人家合用一把菜刀,这是真事。近百年的元朝,始终没有改变这种民族关系,没有缓解民族矛盾。所以,我很奇怪,为什么我们还有人硬认成吉思汗为祖先,还以这样的战争狂破坏狂为荣。难道心底里的奴性就这样严重!
汉民族终于不愿任人宰割了,“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历史的洪流顷刻将不可一世的元朝抛进了垃圾堆。而章回小说《三国演义》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关头诞生了。这就注定了《三国演义》的政治倾向是提倡正统的。因此,与陈寿的《三国志》完全不同的是,《三国志》是以曹魏为正统的,而《三国演义》是以蜀汉为正统的,是尊刘抑曹的。所以,《三国演义》会着力塑造曹操的奸雄形象,会拼命美化刘备的仁君形象。曹操鼻子上的白色是《三国演义》有意贴上去的,刘备头顶上的光环也是《三国演义》可以描上去的。
曹操不姓刘,所以是国贼。元皇室是异族,所以是窃取神器。汉民族夺回自己的生存空间,天然合理。《三国演义》就是在宣传这样的道理,而且这样的道理也被广大汉人接受了。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三国演义》还是一部政治小说。
明代著名学着杨慎杨升庵先生为《三国演义》做的卷首诗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似乎在有意撇清与政治的关系,但是,《三国演义》就是为反元斗争造势的,这是不争的事实。
题头图片是洛阳伊阙龙门。洛阳是三国早期争夺的焦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