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就是公民素质教育

标签:
教育感悟杂谈 |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
基础教育就是公民素质教育
张长霖
基础教育就是公民素质教育,这句话大家都会讲,也都这样讲,但是公民素质教育到底应该完成什么任务,这一点恐怕就不是大家都能回答的问题了。即使教育行政部门的官员和广大教师也未必能回答这个问题。其实公民素质教育不能等同于职业技能教育,这是着眼于一个人终身发展的教育,因此就杜绝一切功利,拒绝一切浮躁。
那么,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教育到底需要达到怎样的目标呢?我想,应该包含这样一些元素:道德标准、价值观、社会公德、文明礼仪、人文科学常识、自然科学常识、健全的思维能力和思维习惯、动手动脑的习惯与能力。这是一个系统工程。
我认为,社会道德标准以及与之相关的价值观、社会公德、文明礼仪等应该是基础的基础。也就是作为一个人的基础的基础,这是我们基础教育的首要任务。学校的德育工作应该紧扣这些内容,甚至应该有一些专门培训。少一点大标语空口号,多一点实实在在的训练。没有知识的人是残次品,罔顾社会道德的人就是危险品。假如我们消灭了随地吐痰、乱丢杂物、乱穿马路闯红灯,我们的教育已经取得了值得骄傲的成绩了。
基础教育阶段的人文科学常识和自然科学常识应该是比较全面的,完整的,基础的。我们不应该用培养思想家、文学家的方式来传授人文科学;同样的,我们不能以培养数学家、物理学家的方式来传授自然科学。基础教育只是让未来的公民具备作为现代人应该具备的文理常识,而这些常识最主要的功能则是让未来的公民具备健全思维的习惯与能力。所以我主张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内容不能越来越深,应该浅显而有系统。这也是我反对高中文理分科的主要原因,因为文理分科破坏了基础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最基本的知识结构,无疑是非常不科学的。
动手动脑的习惯和能力也非常重要,没有这个就如抱了金饭碗要饭一般。就是培养一个“勤”字,勤动脑,勤动手。
选拔专门人才不应该是基础教育的着眼点。有专长、特长的人才应该有特殊途径选拔,高等院校的招生是社会的事情,与基础教育无关。如果基础教育真的能够回归公民素质教育的本原,我想,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