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史话11新布局狂飙

标签:
杂谈围棋 |
分类: 谈天说地 |
新布局狂飙
——围棋史话之十一
张长霖
前文《打挂与限时》中说到的那局震惊全日本的对局,最后吴清源敌不过集体的智慧,以两目惜败。但是,那局棋中吴清源大胆祭出的新布局,无异于引发了一场地震。面对围棋界的泰斗秀哉名人,吴清源先生第一手下在被当时日本棋界视为“禁手”的“三三”,第二手下在与这个“三三”对角的星位,而第三手更是“狂妄地”占据了天元。这三手一出,赞美的、抨击的、怀疑的争论一片。甚至连吴清源的老师濑越宪作也忧心忡忡。而今天我们来看,这石破天惊的三手棋,正是“新布局”运动的宣言书。难能可贵的是,在这样重大的比赛中让新布局亮相,这表现出吴清源先生非凡的胆略。
其实,这三手棋决不是吴清源先生临时心血来潮,忽发奇想,而是长期研究的结果。他在与自己的同门师兄桥本宇太郎的对局中早就在尝试着新布局。特别是,他与自己一生的强大对手木谷实的研究中获得了共识,那就是快速布局,争取一手占角,迅速发展。三位年轻才俊以自己非凡的胆略,天才的构思,表现出自己对围棋与众不同的卓越理解。他们用自己的优异表现颠覆了人们对布局的认识。他们为围棋打开了一扇门,展示了一个新的精彩世界。他们认为自己在下着“二十一世纪的围棋”。
事实上他们对围棋的超前认识,也给自己带来新的围棋境界。就说那次选拔赛吧,吴清源准决赛战胜的是木谷实,决赛中战胜了师兄桥本宇太郎获得向名人的挑战权。其实木谷实与桥本宇太郎也是站在巅峰的人物,只是不幸被吴清源掩盖了光芒。
新布局与其说是围棋的技术革命,不如说是围棋的思想解放。新布局的思想精髓是告诉人们,不要人为地设置思维的禁区,大胆地去探索,“一切皆有可能”。
所以,我把新布局比作欧洲的“狂飙运动”。狂飙运动的领袖、文艺理论家海尔德尔提出了“天才不须规律”的口号。“狂飙运动”对清规戒律发动了猛烈的冲击。新布局不正是这样吗!
题头图片是日本京都清水寺宝塔。京都是日本现代围棋的发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