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棋史话04苏东坡首开模仿棋

标签:
谈天说地杂谈围棋 |
分类: 谈天说地 |
苏东坡首开模仿棋
——围棋史话之四
张长霖
学问文章诗词书法都堪称北宋第一人的苏东坡的围棋水平绝对不是一流的,但是棋瘾应该是很大的,否则不会说出“胜固可喜,败亦欣然”的真正棋迷的至理名言。当然从这句话中我们可以见到,他老先生输棋实在也是常事。然而东坡先生毕竟是个妙人,他不但留下了前面说的那句名言,还做出了前无古人的趣事,那就是据记载,东坡先生是第一个下“模仿棋”的人。他老先生甚至自豪地说,这叫做东坡棋。
东坡模仿棋的故事是这样的,说是东坡先生的小儿子苏过是一个围棋高手,老子总是下不过儿子。一天,老子又和儿子下棋,灵机一动,第一手落在棋盘中央的天元上,然后每一手都跟着儿子下,总在儿子下的对称位置落子。这样连下几十手,弄得苏过心烦意乱,糊里糊涂就输给了水平明明不如自己的老子。局后苏过问父亲,这叫什么棋?东坡先生大笑道,这叫“东坡棋”。一个人连与自己的儿子下棋也会耍赖,也无赖得十分可爱了。
这里有几个问题,首先是中国古代围棋是设置“势子”的,也就是在棋局之初先双方在对角星位各安放二子,而不是如现在第一手之前是空棋盘,第一手星位、小目、“三三”任你下,甚至第一手占天元也未尝不可。吴清源在创造“新布局”时期就曾第一手占天元。古代“势子”制度决定了所有的开局“对角星”局面,这个模仿棋创造了有利条件。而现代占绝大多数的对局都是“平行型”的,而不是“对角型”的,模仿的效果就没有那么好了。其次,当时东坡先生在处于弱势的情形下想出模仿棋这种叫上手啼笑皆非的损招来,真正是一种思维的创新。聪明人耍无赖,天下无敌。
模仿棋并非下三滥的手段,对付强手偶尔为之有扰乱对手心智,出其不意的奇效。现代许多著名棋手都下过模仿棋,当代棋圣吴清源年轻时与他一生的强敌木谷实对局时就下过模仿棋。下过模仿期的著名棋手还有大名鼎鼎的桥本宇太郎、藤泽朋斋、赵治勋等。其中尤其以藤泽朋斋出名。一度藤泽朋斋几乎就是模仿棋的代名词,弄得对手十分头疼。但是,藤泽朋斋下模仿棋胜率高的关键还是他的水平。他说自己一面模仿一面在估量,如果对方下的是好手,就继续模仿;一旦对方出了恶手,他的模仿就终止了,就出现了自己的招数了。这才是模仿棋的精髓。
一个围棋水平不高的苏东坡,凭着一时小聪明下出模仿棋,从而载入了围棋史册,这实在是一个异数。
题头图片是河南云台山,据说喜欢下棋的“竹林七贤”在这里隐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