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在退休前08教育的基本原则——公平

(2008-07-17 09:41:31)
标签:

教育感悟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杂感

写在退休前08教育的基本原则——公平

教育的基本原则——公平

——写在退休前之八

张长霖

最近一段日子又是各级学校招生的忙季了,所谓“几家欢乐几家愁”,名校强校人满为患,经常是校长关手机玩失踪;弱校差校门可罗雀,做广告搞宣传也无济于事,校长愁眉不展。生源大战就是生存大战,我这样说没有丝毫夸张。

但是,强校弱校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既不是公平竞争的结果,更不是教育业绩的产物,完全就是行政干预的结果。某几个或者某一个领导脑袋一拍,给某校种种优惠,一所强校就制造出来了;同样脑袋一拍,给某校种种限制,一所弱校也就给逼迫出来了。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所学校,本来只是极其一般的中等师范,由于省教育厅长曾经在该校“蹲点”,省厅特别青睐,改校名,易地重建,师资队伍重建,招生政策优惠,几年内摇身一变成为名噪一时的“四星级”普通高中(江苏特产,实际上就是国家级示范高中);而钱钟书、钱钟韩的母校,我市一所著名的历史名校,由于招生政策的限制,大量优秀教师流失,现在已经沦为我们市区生源最差的高中,沦为老百姓眼中的差校。

把学校人为地分为三六九等,这是与教育的基本原则——公平——是完全相背的。自从我们的祖师爷孔老先生提出“有教无类”以来,教育就把“公平”写到了自己的旗帜上。但是,我们现在一方面在大谈“教育均衡化”,一方面却在做着扩大差异的事。相差几十里地,一面是化几十万装修一个校门,化上百万装备一个教室,一面是十几万建一所学校,多年无法维修,风雨飘摇。两个学校隔一道墙,非得这所学校招生结束后,那所学校才可以招。这样的事我们见得还少吗!

教育的不公平基于某些人的特权思想,某些人就是人为有权的或有钱的就应该享有特权,其中当然包括享受优质教育的特权,于是就有了名目繁多的重点中学,名目繁多的重点班、实验班。众所周知,全国各地都有这类贵族学校,如北京的景山学校、北京四中,南京的外国语学校等,这些学校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享尽种种优惠特权。近些年来又以“改革”的名义,出现了许多“实验学校”、“双语学校”,以钱换分,享受优质教育资源。

有了“重点”,就有“重点”的好处,所以就有了“创重点”,就有了种种评比检查验收,作为学校是为了改善生存环境而挣扎,而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则正好是体现自己重要性的最佳时机,这样就有了某些评估机构存在的价值。而就在种种评估中教育的公平就丧失了。

该到恢复教育公平的时候了,应该让所有的学生享受平等的教育,应该让所有的学校有公平施教的机会,我想这应该是教育的本来面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