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2014-12-08 14:19:56)
标签:

六年级数学教学

经验交流

有效复习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六年级数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今天下午的年级管理会议的主题是“如何开展六年级的教学经验交流会”。我作为数学老师代表发言,虽然教过多年的六年级数学,但是作为“经验”进行交流,自己还是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下面就我在六年级的数学教学和复习中的几点做法,回顾一下,与大家商榷。
        1.对六年级数学教师的学科素养的要求:对数学知识既要“胸有成竹”又要“胸有丘壑”
        作为一位六年级的数学老师,一定要对小学数学的所有内容,理清各部分知识的具体内容和重难点,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整个小学数学知识做到“胸有成竹”,把每一部分的教学置身于整个的数学知识体系中。例如:四则计算,既有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各自的计算方法,又有四则计算的一般“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通用性。例如在教学分数乘除法时,要联系到分数的加减法,整数的运算定律,让分数的四则计算成为一个整体,对整个计算部分进行通盘考虑。
      在全面把握数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做到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提炼考点。例如:分数的四则运算的重点是计算方法,难点是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问题症结是学生的通分和约分掌握的不好。为什么通分和约分有问题,追究其根源是学生对于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没有掌握扎实。而这部分知识都是五年级中学习的,所以作为六年级数学老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要刨根问底弄清楚,解决掉。真正地做到“胸有丘壑”,帮助学生平安顺利地越过数学知识中的丘与壑。
     2.对六年级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要求:对数学教学既要”举轻若重“又要”举重若轻“。
        六年级数学老师不但要研究数学知识,更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采取”有效“的学习方法。”方法比知识重要。“这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如何让学生习得有效的学习方法呢?首先要对数学中的每个数学思想方法都要做到”举轻若重“,反复练习,最后形成学生的一种思维习惯。例如:”转化法“:在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中反复利用转化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把三角形、梯形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把圆转化成长方形。但是在教学中老师们往往注重了了面积公式的教学,而忽视”转化法“思维的培养,我们要在教学中把往往轻视的”数学思想方法“举到学习的重要位置上来。如果”转化法“真的习得为学生的一种思维方法,在学习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时,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把圆柱转化成已经学习的长方体进行探究。如果是这样的话学生的学习就会达到一个”灵活自如“的更高的学习境界,这时可以说学生会学习了。
        在学习方法的教学中除了做到”举轻若重“,还要做到”举重若轻“。这主要表现在对数学知识规律的把握。不言而喻,数学知识的规律性是很强的,老师就要和学生一起探究数学知识的规律,化繁为简,实现数学学习方法的”举重若轻"。例如:每册数学教材的《数学广角》部分,都是比较难的数学趣题,但是其规律性很强,都是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集中练习。《鸡兔同笼》、《抽屉原理》、《找次品》、《植树问题》等等。在掌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的前提下“化难为易”,实现学习方法的习得和迁移,让学生在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3.对六年级数学教师研究学生的要求:对学生研究既要“注重共性”又要“关注个性”。
        无论是知识的学习,还是学法的运用,最终要落实到“人”的问题上。六年级学生无论在年龄特点还是知识水平上都有共同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共同点”组织教学。这无须累赘。
       下面重点谈谈如何根据“学生个性”采取教学,我的具体办法就是开展“四合一”主体学习,做到“心中有人”,分析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智力水平,制定一个理想的学习目标。特别是边缘的学生(能优秀却没优秀,能及格却没及格的)开展个别谈话,个别辅导等措施。
       如果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那么我认为“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四合一”主体学习成功之处之一就是极大调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小组合作学习,完善的激励机制都是基于对学生个性的研究。如何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呢?
      首先是小组合作,合作产生动力,每个人都想为小组贡献自己的力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赢得小组同伴的认可。“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做个好人的愿望。”(苏霍姆林斯基)
      其次是小组互助,互助产生凝聚力,小组长带领小组成员主动学习,不让任何一个同学掉队,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互助中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互当小老师”的学习方式,给学生提供了尽大可能的展示机会,在展示中学社的学习兴趣大增。
      最后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具体表现做好“谈心”及时解决个别问题,谈心要抓住关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看到希望,树立目标,解决困惑,激发兴趣。老师要做到”眼里既有小组,又要有个人“,在“四合一”主体学习中以小组为单位,同时要做好个别学生的工作,两者相得益彰,效果更好。
      有人说“教书匠琢磨题,教育家琢磨法,思想家琢磨人”。六年级数学老师既要琢磨题,又要琢磨法,更要琢磨人。综观我校六年级的数学教学成绩,自建校三年来都稳居全县”第三“,有人戏称:我们是”小三“,那就让我们发扬”小三精神“:明知无地位,但坚信有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