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伤着自己 教学设计
(2017-10-26 14:31:27)
标签:
道德与法治郭建岗人教一年级部编 |
分类: 一年级 |
统编版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课程标准中“健康、安全地生活”部分的内容。课标要求懂得按时作息,做事用心;养成良好的饮食和个人卫生习惯;注意安全;知道基本的紧急求助和自救办法。本单元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家庭生活,特别是有学校生活介入后的家庭生活的变化:家庭生活由原来的自然状态进入一个反思的状态,帮助他们由自然的家庭生活状态,进入到文明健康、安全愉快、自主治理的家庭生活状态。围绕学校生活加入后的家庭生活的安排。本单元的教学意图,在于提升学生家庭生活的品质,使家庭生活在学生“上学后”发展为一种积极向上、讲究文明与自治、注重安全与健康、与学校生活相协调的状态。本单元的教育内容,是公共教育对学生健康文明的家庭生活方式的引导。由于家庭生活方式是个体化的,其生活领域也是相对隐私的,因而,作为公共力量的学校教育,在积极引导学生过生活的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干预学生的家庭生活。同时,也因涉及学生的家庭生活习惯,所以本单元的教学,特别需要加强与家庭教育力量的合作与沟通。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进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他们需要逐渐的适应学校的生活。为了适应新生活,学生们的家庭生活就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加入了学校生活后的家庭生活,学生们需要调整自己的状态。最主要的是安全和健康方面,一年级的孩子似懂非懂,需要教师给与正确的引导。在原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加上教师的点拨,相信孩子们会更快的适应自己的新的生活状态。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但是自觉性较差,生活经验有限,所以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发展能力、提高综合素质。我在整节课上设置了多种学生们喜欢的教学环节,力求培养低年级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我相信如果对学生引导得当,教学效果一定会非常明显的。
教学目标
1 了解玩、饮食、安全、起居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2 在父母的帮助下,调查自己喜欢的与不喜欢吃的食物。
3 认识到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4 形成安全意识。
第11课别伤着自己
教学目标
1 知道家庭中常见的危险有哪些。
2 明白自己哪些做法是危险的。
3 通过讨论、体验、交流,明白家庭生活中有许多能伤到自己的安全隐患。
教学重点与难点
知道生活中常见的危险有哪些;
明白自己哪些做法是危险的。
教学方法与手段
谈话法、竞赛法、小组合作法
使用教材的构想
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入手,以学生熟悉的动画形象贯穿全课。首先通过火眼金睛部分,让学生意识到家中有许多的安全隐患。其后借鉴了儿童安全家庭清单的小组合作,用同伴的力量,找出家里不同房间具体有哪些问题,用自己的小手做修改意见,对比教师最后给出的学习单二,学生会将自己课上所学自觉的带回自己的家庭生活中去。达到拓展延伸的目的。
教学流程
一、借助动画人物,导入新课
1、课前,师对生给予鼓励。
今天老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小嘉宾,他要来我们班找那些表现最好的同学做他的朋友,到他的家去玩。(板书:“家”教具贴在黑板上)可是必须要帮他解决难题。
他是谁呢?他有一个大大的脑袋,一对大大的耳朵,做事情糊里糊涂,有一项神技---动耳神功。
学生猜测小嘉宾是哪位。
(出示大耳朵图图肖像)用动画人物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2、视频《大耳朵图图照顾小豆丁》片段
图图帮忙照顾小豆丁,你觉得他是好哥哥么?
引导学生说出图图让豆丁在家里受到了伤害。不是一个好哥哥。
那我们来帮帮图图看看他的家有哪些安全隐患?引出新课。
【设计意图:一年级的孩子,对于课堂生活还不太适应。用学生喜欢的动画人物来陪伴学生的课堂学习,会使孩子们更加容易融入。】
二、火眼金睛
1、图图的家有许多物品、设施。我们来帮帮他找找有哪些安全隐患?
请大家从下面的十个日常用品里选出哪些可能危害到我们。
2、给出十个日常物品:通电的插座、尖锐的剪刀、成人的药品、装满热水的暖水瓶、楼梯、成人化妆品、碎玻璃、桌凳、陌生人、没有装防护栏的阳台。
3、学生把自己认为对自己有危害的道具选出来,贴到黑板上(围绕“家”)在教师引导下说出为什么要选择这些,怎么体现危险所在。其他同学补充。
4、在教师的指导下,这十种物品都贴到了黑板上。
【设计意图:十种有代表性的家居用品,日常经常要见到甚至是用到。但就是这样的物品,却都用可能带给孩子们伤害。此处举一反三,让学生懂得居家安全很重要。】
三、儿童安全家庭清单
1、活动准备:信封两个,分别装着学习单一和学习单二。请小组组长来抽取自己组的活动内容(餐厅、厨房、卧室、卫浴、客厅、儿童房)。
2、活动一:寻找安全隐患
每个小组拿出学习单一,在组长组织下,找出图中的安全隐患有哪些。派代表汇报找到的安全隐患有哪些,其他相同内容的组补充。
3、活动二:改进安全隐患
以小组为单位,用水彩笔等工具在学习单一上做出自己的修改建议。不拘泥于画的是否准确,只为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们意识到自己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4、活动三:对比补充
组长拿出学习单二,看看自己的修改意见与安全清单给出的有什么差别。补充到自己的学习单一上去。
【参考意见:】
客厅
卧室
儿童房
厨房
餐厅
卫生间
12.地面保持清洁干燥、防止滑倒。
5、教师小结,鼓励学生将课上所学带入到家庭生活的真实场景中去,发现自己家里的安全问题,提醒父母及时改正。为孩子们更安全一起努力。
【设计意图:利用儿童安全家庭清单进行小组活动,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有些难度。所以在该活动部分,不对学生做过高的要求。只需要孩子们合作中,发现安全隐患,提出自己的修改意见即可。不需要太全面,只需要有一双发现的眼睛。】
四、儿童安全操
1、网络最火的视频之一《儿童安全操》
2、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将该安全操的三段作为课间休息师生一起学做该安全操。
五、穿越迷宫棋
1、居家安全隐患防范的方法我们的书中也给出了一些
课本44.45页的穿越安全迷宫棋,同桌合作完成,看看哪对搭档最早找到全对的路线,到达终点。
2、有条件的情况下,结合教参后的光盘,本页的两个活动,来做检测。
3、该环节既是检测,也是课堂内容的补充。
4、迷宫棋空白部分要求学生用简笔画完成。
六、防范意外伤害的方法小结
•
•
·
•
•
•
学生抢答
胡图图送给好朋友们安全寄语:你的平安就是全家的幸福。升华全课。
教学反思
《别伤着自己》一课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主题之三。本课主要的教学内容是围绕儿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意外伤害,让学生体会意外伤害给自己和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从而懂得避免意外伤害的必要,初步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让孩子健康安全地生活是每位家长的美好愿望。一年级的小朋友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可辨析能力差,又缺乏生活经验和自我保护意识,而家长又大多忙于工作,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管孩子,以至于少年儿童意外伤害事故非常多。生活中的不安全因素很多,根据以上情况我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别伤着自己》这节课,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生活中遇到意外时的处理方法及平时生活时自己应注意什么。这节课时,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场所,把生活引进课堂中再现。一开始用孩子们熟知的动画人物图图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通过观看淘气的小豆丁让图图的头上磕出大包,引出伤害随时可能发生,如果不小心就会受伤。在本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变成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努力创设适宜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结合实际培养儿童的品德和习惯。儿童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和能力的发展、经验的积累,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当学生们在生活中获得更多知识时,又将这些知识带入课堂丰富学习。这点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指导思想:品德课来源于生活,通过交流、分析、演示、讨论、判断、评价等多种手段,将生活范例上升为理论、经验后又去检验学生生活。帮助学生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教师善于从儿童的生活中敏锐地捕捉有价值的课题,开展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家庭安全清单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参与中,生活得到充实,情感得到熏陶,品德得到发展,价值判断得到初步的培养。学生通过个例分析、课件演示、图片讲解,明白如何避免伤害;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发展自我保护的意识与技能。
教学中还有很多的不足,需要以后不断地与同手加以改善。
教师简介
李文华,万柏林区公园路小学教师,中小教二级,区教学能手,区教学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