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的公共设施
(2012-03-05 09:53:17)
标签:
品生品社精备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育郭建岗太原 |
分类: 四年级 |
浙教版四年级下第一单元 这是我们的社区
课标要求与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课程标准中“我与家乡(社区)”部分的内容。课标指出:儿童的现实生活对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具有特殊的价值,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反映儿童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课标要求学生体验公共设施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方便;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在整个学科教学中,这部分内容是将社会常识方面的内容与学生的品德教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是对三年级下册“话说社区”热爱家乡主题教育的延伸和深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也越来越趋向成熟,社区的配套公共设施、和睦的人际关系、精彩的社区生活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本单元从“共同设施”“和睦相处”“社区生活”三个方面立体地呈现出了社区生活的丰富多彩。《社区的公共设施》是本册教材第一单元“这是我们的社区”的第一课,通过对社区各种设施的调查、比较、分析,了解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形,学会借助相关的社区公共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区建设也越来越趋向成熟,社区的配套公共设施,和睦的人际关系,精彩的社区生活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带来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从孩子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程度上分析:帮助孩子们感受到社区大家庭的温暖,学习并开始尝试以热情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乐于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德行引导。
教学目标
1.能关心社区,以热情宽容的态度对待他人;乐于为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认真进行实践调查,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从而感受社区大家庭的温暖。
2.能积极参与社区组织的活动,自觉爱护和维护社区的共同设施,在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能借助社区的力量来解决问题。能积极参与体验学习过程,能参与观察、调查、辩论等学习活动,具有初步的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会区别社区学院和普通学校。
3.了解社区设施的作用;知道社区居委会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社区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群众性自治组织;能够说出五好家庭的评比标准;懂得建设美好的社区是社区里每一个人的义务和责任。
《社区的公共设施》
教学目标
1.了解社区的各种设施所在的位置和使用情形。
2.明白社区公共设施和社区成员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
3.知道爱护公共设施人人有责,能够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通过调查比较分析,了解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学会借助相关的社区公共设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难点:能自觉爱护社区公共设施。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创设情境法、合作交流法、讨论辩论法
使用教材的构想
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利用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资源,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两个表格的配合使用,让孩子们真正走进社区,去调查、去走访,对社区公共设施的使用对象、时间及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特别是引导学生发现一些使用过程中的问题,然后动脑筋想办法去尝试解决,提高学生的社区主人翁意识。
教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爸爸、妈妈、你组成了一个家庭,你能告诉老师你们家的地址吗?我们都爱自己的家,其实我们还有一个大家。
(点击出示社区全景图)这是什么地方?请你用自己的话简单的介绍一下老师出示的社区。(板书课题:社区的公共设施)
【设计意图:把学校附近的几个社区都用照相机记录下来,在出示这些片子时,学生就能很快参与到活动中来,学生的介绍就像如数家珍一样产生共鸣。】
二、了解社区公共设施
1.介绍社区设施。
(1)同学们,前两天,大家对自己社区里的公共设施进行了了解,现在老师很想知道大家所在社区的公共设施情况,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
(2)小结:看来,我们的社区的设施挺齐全的,有的设施还很现代化,这说明我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
2.交流调查发现
同学们,刚才我们只是粗略地“扫视”了一下社区的公共设施。社区的公共设施我们天天见到,它们也天天为我们服务,可谓是我们的老朋友。其实,这些老朋友身上可研究的东西还多着呢!课前,同学们对自己所在的社区里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形进行了调查,大家一定有许多发现,许多收获。如果认真去做,认真去思考的话,你也许会有许多疑问甚至困难。咱们来交流交流。
(1)小组讨论调查结果。
(2)小组代表汇报调查结果,教师予以评价。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深入研究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形。
社区公共设施 |
使用对象 |
使用时间 |
使用功能 |
|
|
|
|
|
|
|
|
(3)按照讨论的结果,学生完善自己的调查表。
3.描绘“社区的一天”。
(1)社区的设施和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每天我们都能看到老年人、中年人、青年、小孩在社区活动的身影。现在,我们来看看老人是怎样描述他的社区生活的。(点击动画 “社区老人的一天”)
(2)你自己在一天中,又分别使用过哪些公共设施呢,谁来介绍一下?
(3)完成课文中的表格。
社区公共设施 |
使用对象 |
使用目的 |
使用情况说明 |
发现的问题 |
|
|
|
|
|
|
|
|
|
|
(4)从刚才的交流中,你觉得不同人群对社区公共设施的需求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社区公共设施的调查,一般需要经过“确定主题——进行调查——作出统计——探讨宣传——发出倡议——进行总结”等六个环节,这里是通过设计两个表格来完成这一套程序,让学生走进社区,亲自观察、调查、采访,通过活动,不仅提高了他们保护公共设施的意识,还提高了他们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三、思考社区中的一些问题
1.开展辩论会。
(1)明确双方观点。我们学校有许多体育运动设施,上课期间,这些设施是供我们同学使用的,当我们放学了,这些设施是否应该免费向社区开放呢?不同的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现在,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一场辩论。
正方观点: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应该免费向社区开放。
反方观点:学校的体育运动设施不应该免费向社区开放。
你认为双方辩论的焦点是什么?(学生讨论,教师归纳)
(2)明确辩论要求。
教师宣布辩论要求:A、表达观点要有条理。B、辩论时要注意礼貌。
(3)双方展开辩论。
(4)小结:社区公共设施与社区成员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们应从实际出发,加强学校与社区之间的联系。
2.情景表演。
(1)创设情景。一天,爸爸出差了,只有你和妈妈在家里。一早起来,妈妈发烧了,你该怎样借助社区里的公共设施解决问题?(点击动画“妈妈发烧了”)
(2)小组讨论。(先允许学生有各种不同的方法,比如可以打电话到社区医院,可以跑到社区的药店买药等,再想想哪种方法最合适。)
(3)现场表演情景剧。
(4)小结:平时,我们要了解并学会借助社区的公共设施解决实际问题。课外大家还分小组对主要的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统计,请选择你印象最深的一项或几项给大家介绍一下。
3.谈谈设想。
(1)教师出示有关图片,让学生根据图片内容讲述该如何维护社区公共设施。
(2)结合实际说说自己是怎样来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的。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选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利用品德课引导学生学会借助社区公共设施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了品德课堂回归生活的理念。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角色扮演的方式,引导学生替遭人破坏的社区公共设施“伸张正义”,在角色换位中,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公德意识。同时,通过缺失唤醒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社区中没有了这些公共设施,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呢?让学生认识到爱护社区公共设施的重要性。】
四、当堂训练与达标检测设计
利用实践活动中积累的图片、照片、心得等资料,布置“社区明天更美好”展板。
五、课后作业设计
观察自己生活社区的公用设施在使用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可以怎样来解决,起草《自觉维护社区公共设施》倡议书。
六、板书设计
社区的公共设施
服务
我们
教学反思
品德与社会教学要贴近儿童的生活,把公共设施比成老朋友,可以拉进“人”与“物”之间的距离。师生互动,由简单到复杂,由了解到理解,正确把握了学生的兴奋点,就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神经处于兴奋状态,也就是学习的最佳状态,从而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教学中利用现场辩论、情景剧的表演,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实际,合乎学生的心理需求,能够激发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全身心投入学习之中。我注重在本课的讲授中,联系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分析、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置身于各种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中,可以切身体会、领悟社区设施与我们的紧密联系。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课前充分地设计好每一个生成性的教学细节,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才能使教学过程不仅具体、充实,而且充满变化与灵动,充满诗意与创造,从而诱发教学过程的高潮,促进学生有效地学习,开发教学的深层意蕴,实现的教学的真正要义。
教师简介
范荣娟,杏花岭区新晓双语实验小学教师,小教一级。太原市“品生品社向前冲”年终比赛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