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岩在现代文学馆的第一次报告

(2009-04-29 09:40:10)
标签:

杂谈

全文转载自吴岩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wuyan98

 

中国科幻发展的路径

吴岩

 

 

    常常有些人质问:为什么要研究中国科幻文学?中国有科幻文学吗?中国科幻文学是不是很不发达?这些问题非常刺激思考。因为多年以来,在中国文化界,与科学相关的文学写作是最为边缘的门类。很少有重要的理论家对这类创作进行深入研究。每当报纸杂志需要作家或批评家谈论有关科学或科幻相关的问题时,具有自知之明的学者会逃避采访,而没有自知之明的学者则会大放厥词,说科学本来就不是人文主义者所关心的。韩松在一篇《中国作家何以成为最大的科盲群落?》的文章中,生动形象地描述了这一奇怪的现象。

在文学领域之外,与科学相关的写作的待遇也好不了多少。例如,在科普行业,科幻文学被当成“普及科学知识的一种工具”。以这种工具性思维考察科幻文学,随之而来的便是各种威严的大棒。“不科学”、“反科学”、“伪科学”的帽子常常能给科幻作品随意地扣上。在中国文学的历史上,还少有象科幻文学这样整个文类受到过出版禁令限制,而究其原因,据说是因为科幻中存在着“不科学”的描述。

    进入新世纪以来,新兴传媒行业对科幻文学的反映,比文学理论和科普理论界好了许多。以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传媒领域自然不会排斥科幻文类,更不会用棍棒打压。但由于幻想文学发展的速度太快,能清晰地看到科幻文学独特特征与价值的人,也并不太多。例如,有些人就认为,象J.K.罗琳的《哈里·波特》系列小说或J.R.R.托尔金的《指环王》等也都属于科幻文学。于是,科幻文学在文类被泛化的状态下,堂皇地混入了后现代的文化前沿,而它也恰恰是导致科幻文学在当代文坛的影响力下降的重要因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