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大学生“挑战杯”科技竞赛又开始了。这些天,不断有学生来找老汉,请老汉为他们策划的项目提建议,写推荐书,当他们的项目指导教师。
学校组织此类活动,包括“挑战杯”、“大学生创新项目”等,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值得肯定。以前老汉当副院长的时候,貌似每年申报的项目没有这么多,而这几年学生的参与热情越来越高了。从积极方面上看,学生更加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好事;不过,貌似也有学生只是增加自己的附加学分为参与的目的所在。
看了几个团体的项目策划,发现有几个问题,很有必要给学生们指出来:
一,学生们要明白有关部门组织此类活动的动机是什么,那么你们设计题目、选择题目一定要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升挂起钩来。然后,你们的选题要注意一定的创新性和社会推广价值,不能仅仅以自己小团队的兴趣来设计参赛项目的题目。比如,有的学生设计的题目仅仅就是针对某一个社会现象做一个问卷调查,尽管也设计了科学的数据分析方法,但缺乏明确的研究目的,没有设计需要研究的“问题”,追问之下,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做这个事情是干什么的。还有一个小团队,设计了一个题目,也设计了研究思路,细问之下,才知道是要去另一个高校为人家的一个创新项目做验证性研究。老汉以为,没有意义。
所以说,一定要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研究动机(或研究目的),然后以此来设计自己的选题。
二,发现学生们几乎不会填写项目申报书。其实,制式申报书已经规定了一些必要的细节,但归结起来其实就是一个项目开题的论证报告。老汉给学生建议,不必写得过于繁杂,首先要有一个明确的主线——研究目的,其他任何论证环节都要紧紧靠住这条主线。至于申报书的内容,包括最后的答辩环节,其实只要用概括、清晰的文字说明这么几个内容就可以了:(1)你们这个项目研究对象究竟是什么涵义?(2)你们为什么要研究它?其实就是立项的必要性,可以从社会意义、学术意义、推广价值、大学生创新那能力培养等几个方面简单阐释。(3)你们准备如何去做这个项目?也就是要用准确、简练的文字说清楚你们的基本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以及具体的研究步骤。(4)你们这个项目准备做成什么样子?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写出来你们预先设计出最终成果的研究大纲,然后指出其中的闪光点(所谓的创新点,或者是研究方法,或者是学术观点,或者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在这里,还可以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团队研究这个项目的优势,比如团队成员的基本能力和特殊优势,自己所学专业知识对研究这个项目的帮助,所在院系教师力量、指导教师的个人优势等等。
说白了,就是让看了你们申报书、听了你们陈述和答辩的评审专家们,搞明白了你们所设计的项目的重要价值和必要性,知道了你们准备如何去做这个项目,最后相信你们肯定会较高水平做好这个项目。这样,OK,评审专家自然会给你们投票了。
三,还要告诉学生们的是,讨论选题、填写申报书、设计答辩环节,包括预先的文献调研、阅读和实地考察,已经是科学研究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了。哪怕你们不幸没有能通过学院或学校的评审,你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训练和提升。不要简单地为最终没有获得立项而沮丧,应该积极地总结和吸取申报过程的经验,为以后继续申报、或者为走出大学校门后参与国家或地区科研项目申报打好基础。
四,选择指导教师,一定要与这个教师的研究方向保持基本一致,然后在征求老师意愿同意担任指导教师后,就即可请老师参与到项目申报中来,多听取老师的意见。不能自己什么都搞好了,也不管老师是否对你们的选题感兴趣,直接就说:老师,我们想请您做我们项目的指导老师,请您为我们申报书填写推荐意见。这样,有些强人所难了,不科学,也不礼貌。
五,如果最后要进行项目陈述和答辩的话,一定要提前做好PPT文件,内容不能繁杂,背景颜色和文字颜色对比要比较强烈,最好能提前安装到答辩现场电脑上并且打开从头至尾观看一遍,以做一些必要的调整。
其实,老汉当学生的时候并没有过参与此类活动的经历和经验,只是根据以前指导学生的经验和自己申请立项的教训,给学生们说这些话,权当是一次免费赠送的授课吧。其实,昨天下午下课后,已经在办公室先后接待了两三拨学生,说的都是同一个话题。
孩儿们,祝你们好运,更祝福你们通过参与这个活动能提升你们参与科研活动的热情,提升你们的创新能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