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浙大校长交通事故原因就是路牌的错误设置

(2014-06-17 19:45:50)
标签:

汽车

司机

小车

交通事故

大货车

分类: 休闲区

      一名正值年富力强的知识分子在一起本可以避免的交通事故中死亡了,看完视频,笔者作为曾经的赛车手,参加过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也作为老司机,目前有15年驾龄,利用这篇博文说两句,希望能让更多的司机看到,避免类似的悲剧。

      这起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浙大这位吴校长的违规突然变道造成的,但这绝不是唯一因素,笔者认为高速公路一定有过错,错在路牌的指引位置不对!

不仅是高速公路这样设计,国内几乎所有的普通公路也是这样设计,指引牌就在要变道的路口竖起,没有设置提前量,就因为公路局这个安装失误,导致车主看到变道牌才匆忙变道,造成的恶性交通事故不计其数!

      正确的做法是应该在距离变道路口的100-500米每隔100米有一个提醒变道指引牌,这样就不会出现吴校长这样看到变道牌已经晚了,但又不想错过路口,于是突然变道造成了这起交通事故的发生。

       那么吴校长变道咋不注意后方来车呢?笔者估计是驾驶者抬头突然看到变道指引牌,一分神,再加上瞬间出现后视镜盲区,导致其突然变道造成的事故。

       大货车司机也不是一点责任没有,小车在高速公路一般速度是120公里左右,那么中间车道的大货车速度要是在60-80公里之间,即使小车转向,也不会那么紧密的直接撞上,估计大货车的速度也在90-100公里左右,小车右拐降速到80-90公里,大货车速度此时比小车还快,也是造成这起事故的原因之一。

      当然如果大车司机参加过赛车比赛,利用刹车和紧急变线技术,可以躲开违规变线的小车,只可惜大货车司机缺乏这样的过人技能,从视频看基本没做什么处置动作就直接撞向小车,唉,很多司机就是正常情况下开车很疯狂,一有突发事件出现,本能就是径直撞上去!所以反应慢的司机还是把自己车的速度降下来为好!

      顺便说说一些司机不好的开车习惯。在此给大家提供一些开车的窍门,也算是对社会做些小贡献!

1:开车180度掉头时,遇上掉头的路段狭窄,掉头的车辆不得不拐弯后,再次后退,然后才能掉头成功!如此一来容易发生后车追尾的交通事故,二来容易造成塞车,正确的方法是:

在接近掉头的位置时,如果车辆准备往左拐,就先往右打三十度的方向,然后再往左打方向,这样就容易一次性掉头成功!注意要给出左转向灯。

2:一些司机启动车辆后,不知从哪里听到的歪理邪说,非要把车先热一下,其实毫无必要,如果在寒冷的北方倒也可以这样做一下,在南方和正常的温度下,根本就没有必要如此做,反而会由于静态燃烧在发动机内形成积碳,不利于发动机的维护保养!

3:对于一些小磕碰,车主其实不用太在意,车辆不过是个使用工具,用漆点一下即可,别人也不会太注意!过于爱惜车辆意义也不大,如此有些小事故的车主搞得交通堵塞,甚至大打出手,实在是没有必要!

4:在人多的场所,如公园,小区路道,尽量将车速降到20公里以下,以免引起别人反感,看看我们有些司机,一看到近距离有行人,就开始兴奋,往往把速度提到50-70公里呼啸而过,这样既不安全,又显得没有素质,如果你真感到自已有赛车素质,欢迎来参加正式汽车比赛,在珠海赛车场高速弯道以130公里的速度过弯,看看你是不是还认为自己是顶级车手了,怕是你此时已经心虚冒汗!所以不要在平常路高速开车显威风装老虎,真到了赛车场赛道,像个缩头乌龟一样躲在后面遛马路!其实越是水平高的车手,越是在平时的开车中显得谦卑!相反那些三脚猫在平时的马路上最窜!

5:在平时的马路上,过弯道,笔者发现大量车主过弯的速度太慢,其实弯道并不可怕,照目前大家过弯30公里的速度上,完全可以加速到40-50公里,这样交通效率将会大幅提高!

6:在城市干道上,笔者发现一些泥头车开车非常野蛮,完全对应这些人基本素质的低下,他们竟然满载10-15吨左右的泥土,把速度开在80-90公里,如此速度一旦过弯就会发生侧倾,导致翻车,跟随的小车将立即出现较严重的被砸压事件,或者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距离将延长,都是非常危险的驾驶行为,在高速公路上,笔者也发现一些长途巴士汽车司机的开快车行为,车上40人左右,在高速公路上把车开到120-130公里,如此对乘客的安全也是极大的不负责任,你自己飙车,即使出事故也是自己一个人,但作为A牌的司机,你后面有几十条乘客的生命,一定要有责任,每年长途巴士在冬季四川的山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与开车司机的素质密切相关!

以上不好的开车习惯希望广大司机能够避免!利己利人!

沟通来信wwc1208@163.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