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食俗 品尝春天的味道
(2010-03-30 08:41:07)
标签:
美食清明果食俗青白团子 |
分类: 美食 |
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清明节除扫墓祭祖外,其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
青团子油绿如碧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
清明果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
清明果有些像饺子,味道却截然不同。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青粳饭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粳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粳饭,石饥饭。”
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比如“青白团子”。这种青白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熟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子推馍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清明节吃“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菠菠
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掺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
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
青团子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取用这种汁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揉和,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糖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
青团子油绿如碧玉,糯韧绵软,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
清明果
浙江南部各地采摘田野里的棉菜(又称鼠曲草),中草药书上称"佛耳草",有止咳化痰的作用,拌以糯米粉,馅以糖豆沙或白萝卜丝与春笋,制成清明果蒸熟,其色青碧,吃起来格外有味。
清明果有些像饺子,味道却截然不同。
清明螺
清明时节,正是采食螺蛳的最佳时令,因这个时节螺蛳还未繁殖,最为丰满、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鹅”之说。螺蛳食法颇多,可与葱、姜、酱油、料酒、白糖同炒;也可煮熟挑出螺肉,可拌、可醉、可糟、可炝,无不适宜。若食法得当,真可称得上“一味螺蛳千般趣,美味佳酿均不及”了。
青粳饭
陈元靓的《岁时广记》卷十五引《零陵总记》记载了另一种寒食节食品“青粳饭”:“杨桐叶、细冬青,临水生者尤茂。居人遇寒食采其叶染饭,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谓之杨桐饭,道家谓之青粳饭,石饥饭。”
寒食清明染青饭的习俗似乎在南方较为流行,比如“青白团子”。这种青白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则多为枣泥或豆沙。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熟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有芦叶的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子推馍
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寒食节不准动烟火,只能吃冷食凉菜,以纪念春秋时期晋国贵族介子推。清明节吃“子推馍”的习俗,在陕北的榆林和延安两地一直流传至今。“子推馍”,又称老馍馍,类似古代武将的头盔,里面包鸡蛋或红枣,上面有顶子。顶子四周贴面花。面花是面塑的小馍,形状有燕、虫、蛇、兔或文房四宝。
菠菠
菠菠粿也叫清明粿,是福州特有的清明节供品,是用菠菠菜(生长于南方的一种野菜,可食,味甘,性凉,捣烂压成汁呈青绿色)压榨成汁,掺入米浆内揉成粿皮,以枣泥、豆沙、萝卜丝等为馅捏制而成的。
前一篇:给爸爸妈妈的5句忠告:
后一篇:清香满口荠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