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燥”联手 催生小儿胃肠道发病高潮
(2008-08-26 09:02:35)
标签:
小儿胃肠道发病健康 |
日前,记者在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郑州人民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走访时发现,每家医院的儿科门诊爆满,门诊外面的走廊里也挤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从上周开始,小孩拉肚子和咳嗽者最多。”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儿科门诊的一名护士告诉记者。“最近腹泻的孩子特别多,我估计了一下,大约能占到门诊量的60%。”郑州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刘金权说,夏秋交替,孩子腹泻开始进入又一个“高潮”。 病因:昼热夜凉催生胃病高潮 “夏秋交替是胃病的多发季节,有慢性胃炎、胃溃疡等老胃病的患者容易复发,另外还容易引发新胃病。”张照兰说,立秋后天气逐渐转凉,经过长夏高温“折磨”的人们胃口有所好转,饮食量猛增,同时秋季是各种水果上市旺季,人们贪食过量瓜果,这些都会加重胃肠负担,使胃肠功能出现紊乱。另外立秋后昼夜温差比较大,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人们很容易在这个时间腹部受凉。这一系列因素导致慢性胃炎、胃溃疡复发和新发。 刘金权介绍,小儿腹泻有夏、秋两个高发期,目前一方面气温还比较高,食物仍容易腐败变质,同时早晚气温较低,容易凉到孩子腹部,引起夏季腹泻(与感染有很大关系)和秋季腹泻(多由孩子腹部受凉引起)的并发,另外积食引起的腹泻也占有一定数量,这与孩子吃生冷瓜果过多有关。 预防:腹部保暖很重要 “这个季节要做好腹部保暖,特别是在早晚气温较低的时候,要防止寒气入内。”张照兰提醒,节制、规律饮食,按时吃三餐,少食生冷、辛辣食物都很重要。同时患者可以用食物帮助腹部“保暖”,选用一些养胃健脾食物,如山药、大枣、莲藕、玉米等。另外还可以按摩穴位以帮助健脾胃,如按摩足三里(具体操作方法见《大河健康报》8月19日~8月25日11版)等。患者在自己用中成药时,要根据症状辨证选择,脾胃虚(症状表现为:腹胀、食欲不振、舌苔淡白等)的可以服用香砂养胃丸,胃阴不足(症状表现为:胃痛、胃胀、口干、口渴等)的患者可选用养胃舒,单纯的腹泻患者则可用补脾益肠丸、藿香正气软胶囊,胃痛患者还可以取生姜、羊肉做“生姜羊肉汤”食用。 “对孩子也应特别注意早晚胸腹部的保暖,避免寒邪侵入孩子脏腑。”刘金权说,家长还要帮助孩子把好关,做到勤洗手、饮开水、新鲜饮食。如果孩子没有出现呕吐症状,不应绝对限制孩子饮食,可以让孩子吃一些温软、流质类食物,以保证营养。另外要特别注意孩子的尿量,及时补水,补水时最好让孩子喝糖盐水,增加喝水次数、减少每次饮用量。
前一篇:宝宝成长经历:就是爱逗小妹妹
后一篇:巧手擅“煮”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