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阿里大环线(十二)西藏,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标签:
阿里大环线大昭寺八廓街光明岗琼甜茶馆光追影子博客 |
我们从海拔4700多米的班戈回到拉萨才是下午5点,在八廓街附近安顿下来后,到附近找了个地方搓一顿,在西藏半个月没敢沾酒,大家平安回到拉萨怎么也得庆祝一下了,于是我们要了一些西藏啤酒和青稞酒举杯共庆。

早上难得睡到自然醒,我们回程是下午的飞机,还有半天时间,我们住的客栈离大昭寺广场不远,上午我们又到了八廓街转悠,老远就看见大昭寺门外的两个大炉子燃起了浓浓桑烟,这是藏人早上在煨桑,是藏族同胞的一种供佛祈福仪式。

很多人认为藏传佛教徒朝拜的终点是布达拉宫,其实有1300多年历史的大昭寺才是佛教徒朝圣的中心,在佛教中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大昭寺建于西藏吐蕃时期,融合了唐、藏、尼泊尔和印度的建筑风格,成为藏式宗教建筑的典范。据藏人的说法,环大昭寺里的释迦牟尼佛殿一圈称"囊廓",环大昭寺外墙一圈称为"八廓",从大昭寺往外辐射的街道叫八廓街,将布达拉宫、药王山、小昭寺等这一大圈称为"林廓",从内到外共有三环,以大昭寺为中心的八廓街一带才称为"拉萨",藏文意为佛地,藏民们每天沿着三个环形转经路线走,可见大昭寺在藏民心目中的地位之高。

很多佛教徒每天的功课是围绕着大昭寺转经,有些藏民一边走一边手摇转经筒,反复念着六字真言。大昭寺我曾经进去看过,今天就不进去了,在外围和寺庙里感受一下这种信仰和氛围。


大昭寺前终日香火缭绕,信徒们虔诚的叩拜在门前石地板上留下了岁月和痕迹,他们磕长头是真正的“五体投地”,整个身体趴在地上,四肢和头部同时触碰地面,然后双手在头部合十叩拜苍天大地,他们的目光是如此的执着,他们的动作是那样的恭敬,在八廓街你随时可以看到朝拜者磕长头,场面很感人。



老光明岗琼甜茶馆位于八廓街的丹杰林路,是个商业繁荣地段,加上茶馆的价格地道,虽然内部环境很一般,就像个集体食堂,但茶馆的名气和人流量在当地都很有名。甜茶馆大门颇具藏式风格,我走进大门,里面大厅宽敞,有好几排长条矮桌,茶馆里已经坐得满满当当,基本上都是藏人,游客不多,他们就像成都人泡茶馆一样,几块钱一壶就能耗半天,这里有拉萨最慵懒的时光,也是西藏最市井的地方,成为拉萨人、文青和藏漂的聚集地,近年来很多游客都喜欢来这里打卡。


设立于雍正年间的驻藏大臣衙门旧址陈列馆,位于古城拉萨八廓街北街,地处拉萨老城区中心地段,距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清朝共计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共176人次,在此期间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有抗击外国列强入侵的壮烈篇章,有建设西藏的发展历程。从旧址南楼的窗户可以近距离欣赏八廓街的繁华景象,可惜今天周一不开馆,没能进去参观。
八廓街还有很多历史遗址值得看,但我更喜欢小街小巷里的时光,以及藏民们匆匆的转经脚步。


在八廓街的转经道上,可以看见各式各样的藏族服饰,由于西藏不同地区受到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民族间文化交流的差异,使藏族服饰各具特色,很多游客喜欢在拉萨拍摄藏族服饰写真。


走累了,档不住原味牦牛酸奶的诱惑,我们又来到了古树酸奶店品尝,当然其中目的也是想在这里留下我们的祝愿。


下午我们乘坐经停重庆的飞机返回南宁,到达南宁已经是晚上10点多钟,依依不舍地结束了这次为期15天的阿里大环线行程。
好久以前我曾经看过一首诗:“有一种内心的颤动,是当你双脚踏上这片土地的时候;有一种心境的开阔,是当你双眼看着这片天空的时候;有一种自由与热情无限奔放与飞翔,是当你驰骋在这片土地上的时候;这里,就是西藏。”看到这首诗使我对西藏这片土地有了无限的神往,心中有了一个梦想,就是一定要踏上这片高原。有人说去西藏是会令人像吸毒般上瘾的,果不其然,于是我便有了一而再则三的西藏行,以抚慰我那躁动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