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2011-03-10 09:08:51)
标签:

川藏

摄影

旅游

通麦天险

排龙天险

自驾

行摄

杂谈

    吃完石锅鸡,中午1.15赶往还有100多公里的波密县。要经过险峻的通麦天险,必须在天黑前通过,不然会很麻烦。从鲁朗出发,不宽的柏油路,一路都穿行在峡谷密林中。确实,两边的树林中,满是需要两人合围的巨柏和云杉,不时还有些阔叶的杨树之类。只是山势太为陡峭了,原始森林简直是竖着向上排列,我们在沟底,无法领略它的全貌。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通麦天险,有人戏称为通麦坟场。是川藏线上最险峻的一段路。当你真正驱车行驶在通麦那不足3m宽稀松的土路上颠簸,右边是飞石,左边是汹涌的帕龙藏布江,我们的心都悬在了喉咙上了,上一道斜坡不知道下坡是转左还是转右,方向盘随着路面的弯折而摆动,惟一追求的就是快速离开这个如同地狱般的几十公里。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进藏朝拜的藏民推着人力车经过这里,也不得不小心翼翼,由于路面窄,又是上坡,为了尽快通过这险要路段,我们下车帮助他们推车快行。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大雨季节,通过通麦天险会车时,有些车子可能半个轮子悬空。是川藏线泥石流最严重和规模最大的一段。我们经过那里不时地还有落石横卧路面。估计明年川藏线修好后,这一段也无法彻底解决泥石流的问题。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排龙天险有33公里,其危险性是这一段经常发生泥石流,流沙等,公路修了毁,毁了再修,西藏武警交通四支队是常驻这里,随时准备救险。不光全部是土路,而且大部分都是单行道,只能容许一辆车通行,遇到对面来车的时候,只能小心地后退到稍微宽一些的地方,让对面的车先错过去。一侧是望不到顶的乱石岩壁;另一侧是几十米高悬崖和下面的翻滚的江水……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排龙村位于这土路天险的中间地段,公路旁的十来户人家就算是了。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排龙天险尽管森林茂盛,但由于地形和气候原因,地质灾害十分严重,在102泥石流险段,据说在短短的几百米距离,国家投入了几个亿,请来了国际上的专家,依然是无法彻底解决。在那里,我感觉到了人的力量是如此的微不足道,自然养育了生命,而它又对胆敢对它提出挑战的生命,施放它的威严。我是一个过客,不能对自然与在此生存的人下什么定义;但我依然要表示对他们的敬意,自然与不息的人同样伟大。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不时的有路面被冲垮,车子只好勉强在涉水路面穿行。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顺利通过天险,大伙悬着的心总算放了下来,在帕龙藏布河边尽情放松了一会。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帕龙藏布河流淌着雪水,本想放松一下腿脚,可是冰冷的河水刺骨的痛!他也承受不了这种刺激。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雄赳赳气昂昂,我们跨过了通麦天险!!
自驾行摄青、川藏:穿越通麦天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