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集团注定要向新兴强国开放
(2008-10-23 21:53:00)
标签:
杂谈 |
广受关注的八国集团峰会已经落幕,作为东道主的日本首相福田康夫表示会议取得了成功。但各国舆论普遍认为,会场内充斥着的不过都是空谈。其平淡收场一方面反映出八国各自的利益分歧难以弥合;另一方面也表明这一机制对国际政治经济影响的逐步乏力。但应邀参会的发展中国家却成为本次峰会的亮点,它们的地位增长和积极表现似乎预示着八国集团扩容已在所难免。
首先,当前的国际经济格局已经发生显著变化。虽然八国集团仍是全球强国的集合体,但其对世界经济的掌控能力已今非昔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的统计,八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已降低到58%,单单中国的经济规模就足以使其一半以上的成员黯然失色,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则已超过了俄罗斯,而印度赶超八国中的小弟也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很多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八国,其政治影响也在同步扩大。照此下去,世界地图将会不断被改写。八国集团如无视这一现实而仍坚持孤芳自赏,则无异于自欺欺人。
其次,全球性挑战的凸现也促使更加广泛的合作成为必然。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非传统因素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环境、粮食、石油、贫困、疾病等国内社会问题的影响已超出国界,成为冲击国际关系的全球性问题,也为恐怖主义和冲突动乱提供了温床。即使仍占据天下半壁江山的八国集团也无力单独面对这些崭新的全球问题的挑战,而遭遇了难题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时在提供着解决难题的资源。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天空下,解决这些安全关切就只能通过国际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
其实,八国峰会历来就不避讳适时的自我调整。1973年面对石油危机的冲击,在美国的倡导下成立了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六国集团,加拿大和俄罗斯分别于1976和1997年加入,形成现在的八国集团,而从2005年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五国领导人也被邀参加扩大对话会议,今年则又加入了7个非洲国家。与此同时,八国集团会议的关注视野也从单一的经济金融政策转变为全方位的世界政治、安全、经济问题。正是这些调整才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不过,由于有关国家各怀心腹,集团扩容不会一帆风顺。就本次峰会来讲,法国与英国对接纳新成员态度积极,美国和德国相对谨慎,日本则对扩大八国集团持有明显异议。它们的理由,除了成员过多会降低会议效率这一冠冕堂皇的说辞以外,还打出民主牌,表示这是具有共同价值观国家的俱乐部,随意扩大就会沦为争吵不休的又一个联合国;更有人把这视为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狭隘的担心邻国的加入会遮盖自己的风采。这些掺杂着明显政治意图的主张与理性的现实意识背道而驰。面对几乎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的石油价格飞涨、粮食危机、经济衰退、气候变化,八国峰会还是讨论全球问题的合适场所吗?
全球力量的此消彼长永远是历史发展不可更改的主旋律。在发展中国家已敞开胸怀准备承担责任的时刻,一些发达国家还在为自己的地位变化而耿耿于怀,试图保持八国集团的特权和封闭性。但空气是无法封闭的,国际社会与市场也无法割裂,八国集团如不能适应21世纪形势的变化,真正受损的恐怕只是其自己。
查看全文>>
首先,当前的国际经济格局已经发生显著变化。虽然八国集团仍是全球强国的集合体,但其对世界经济的掌控能力已今非昔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7年的统计,八国在全球经济总量中的比例已降低到58%,单单中国的经济规模就足以使其一半以上的成员黯然失色,巴西的国内生产总值则已超过了俄罗斯,而印度赶超八国中的小弟也指日可待。更重要的是,很多新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远远高于八国,其政治影响也在同步扩大。照此下去,世界地图将会不断被改写。八国集团如无视这一现实而仍坚持孤芳自赏,则无异于自欺欺人。
其次,全球性挑战的凸现也促使更加广泛的合作成为必然。随着全球化的逐步深入,非传统因素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不断上升,环境、粮食、石油、贫困、疾病等国内社会问题的影响已超出国界,成为冲击国际关系的全球性问题,也为恐怖主义和冲突动乱提供了温床。即使仍占据天下半壁江山的八国集团也无力单独面对这些崭新的全球问题的挑战,而遭遇了难题的发展中国家也同时在提供着解决难题的资源。既然生活在同一个天空下,解决这些安全关切就只能通过国际合作尤其是发达国家与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努力才可能完成。
其实,八国峰会历来就不避讳适时的自我调整。1973年面对石油危机的冲击,在美国的倡导下成立了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六国集团,加拿大和俄罗斯分别于1976和1997年加入,形成现在的八国集团,而从2005年起,中国、印度、巴西、墨西哥、南非五国领导人也被邀参加扩大对话会议,今年则又加入了7个非洲国家。与此同时,八国集团会议的关注视野也从单一的经济金融政策转变为全方位的世界政治、安全、经济问题。正是这些调整才不断赋予其新的生命力。
不过,由于有关国家各怀心腹,集团扩容不会一帆风顺。就本次峰会来讲,法国与英国对接纳新成员态度积极,美国和德国相对谨慎,日本则对扩大八国集团持有明显异议。它们的理由,除了成员过多会降低会议效率这一冠冕堂皇的说辞以外,还打出民主牌,表示这是具有共同价值观国家的俱乐部,随意扩大就会沦为争吵不休的又一个联合国;更有人把这视为一种特殊身份的象征,狭隘的担心邻国的加入会遮盖自己的风采。这些掺杂着明显政治意图的主张与理性的现实意识背道而驰。面对几乎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的石油价格飞涨、粮食危机、经济衰退、气候变化,八国峰会还是讨论全球问题的合适场所吗?
全球力量的此消彼长永远是历史发展不可更改的主旋律。在发展中国家已敞开胸怀准备承担责任的时刻,一些发达国家还在为自己的地位变化而耿耿于怀,试图保持八国集团的特权和封闭性。但空气是无法封闭的,国际社会与市场也无法割裂,八国集团如不能适应21世纪形势的变化,真正受损的恐怕只是其自己。
查看全文>>
前一篇:新疆旅游见闻
后一篇:美国大选为何吸引世界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