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龙兴寺惠实尊胜陀罗尼塔幢:棱柱形,不完整仅存半截。有3面所刻内容为龙兴寺某高僧事迹,每面刻字4排,据说是前些年重修大悲阁时附近出土。
第1面“大宋真定府龙兴寺讲唯(识).../定州进士.../管内僧判讲经.../觉山惠实讲唯识因明论...”;
第2面“法座举唱次忽然归.../然X来何晚耶.../龙兴寺演二论十X.../XX者达官名士X...”;
第3面“XX于本州永宁院.../X刻尊胜陀罗尼一.../龙兴寺论X为XX...”
第4面“罽宾沙门佛陀波利...”后面各面即刻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中的神咒,略。
玄奘西行求法,引真常唯识,独创一宗。唯识义理高深,哲理繁密严整,奘大遍觉,后世鲜有僧能企及。会昌法难,唯识式微,龙兴寺存其一脉,宋、金、元不绝,代有传承。





宋云定尊胜陀罗尼宝幢:八棱状柱体,正面中央分2排书8个大字“奉为本师/持建宝幢”。上线刻火焰宝珠宝幡,下部线刻精美忍冬卷草纹;2、3、4面刻云定和尚一生事迹“大宋故真定府兴XX/师讳云定世为真定府人......次年诣龙兴寺受戒”文中涉及北宋年号颇多,如“庆历2年(1042)、皇佑元年(1049)、3年(1051)、元丰4年(1081)、5年”等多处,落款“元丰5年(1082)岁次壬戌十一月”“法”字辈弟子6人同立石;“观音院讲经沙门德仙书丹”,第5面上刻大字“奉为先师/主敬造尊/胜陀罗尼/经幢”其下开始5、6、7、8面镌佛顶尊胜陀罗尼咒。
云定龙兴寺受戒出家,历摩尼殿、大觉六师殿的建造时期,难得其有完整生平记载,但愿此幢能释读出更多的历史信息。突然想起了龙兴寺建造摩尼殿时寺僧写下的墨书题记:“大宋皇佑四年二月廿六日立柱记常寺僧守义故题”(1977年摩尼殿落架施工时发现于殿内槽西次间阑额上皮)
隆兴寺龙腾苑碑廊中集中陈列14件塔幢残件,据手头资料统计隆兴寺大概有26件(可能有遗漏不够准确)刻有文字的石质塔幢类文物(包括本简记系列中未提到的金代定林禅院沼公和尚寿塔铭、元代真定府真际院梅溪禅师灵龛和桂严显公塔铭等,均收藏于隆兴寺内的正定文研所),另有部分塔幢的雕刻饰品残件未列入
宋金造像幢:此幢为拼凑幢,中间一段为白佛寺早期遗物,上下造像幢宋金风格明显,据说可能为临济寺遗物。


广惠大师经幢:金大定20(1180)年刻立,汉白玉石质。此幢名气较大,保存也较完整。为金代广惠大师真身舍利幢,原立于其墓之上,自清康熙14年起经幢位置就曾移动过,国朝至今又变换过不同地方保存,广惠墓具体位置已不可考,只能推断大概位置。清沈涛《常山贞石志》等多种金石方面著作均有收录此幢内容,相关文章可参考刘友恒老师发表过的《隆兴寺内的两座经幢》(《文物春秋》1997年3期)

梦堂和尚舍利塔铭:青石质,长71.5、宽70.3、厚14.2CM,底为盝顶式。正面阴刻“示寂净土佛子惺公号梦堂大和尚垂行塔铭”4行18个大字,后为3行小字题款:“钦差僧录司右觉义、提督五台兼管番汉僧、孝徒惠寿并管家、孝徒孙镇玉等同立。正德丙子春三月十三日建,石匠赵X春刊”。
梦堂和尚塔原位于隆兴寺东北部,龙泉井亭西侧,1966年拆毁。正定文管所保存有1957年此塔的测绘图纸和上世纪60年代此塔局部照片。塔铭是2003年12月10日,正定城一居民捐献给文管所的。立面图、拓片及详文参见梁小丽、马国利《正定发现明代隆兴寺高僧梦堂和尚舍利塔铭》(《文物春秋》2005年5期)
梦堂和尚经幢:明嘉靖36年(1557)建,青石质8角7级仿木构塔式,高9米13。第1级幢身正面刻大字“奉为师祖惺宗XX梦堂/和尚敬造XXXXXX”,幢上刻有3种密咒:6字大明咒、大佛顶首楞严咒、佛顶尊胜总持萨咒。
相关文章可参刘友恒《隆兴寺内的两座经幢》(《文物春秋》1997年3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