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2012-08-21 13:17:31)
标签:

经幢

龙宫山

涞水

保定

河北

古建

文物

分类: 叩问佛境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辛卯年3月末的时候,曾和塔群滴朋友“江河湖海四方客”、“缁衣人”相约同访涞水落平村龙宫山,为了一探庆化寺辽代花塔的真容。早春时节不冷不热很是适合爬山,由于先在涞水城附近看了几座塔,到龙宫山下已近中午,虽说春天,但上山途中树木少的可怜。庆化寺所处的位置真是绝妙圣地,爬过一座山,远远能让你看到,却无直线上升的近路,眼前一深壑的断崖,旁灌木丛生,青松数株。坐下来稍微休息,记得“趟水过河”兄曾写过寻访花塔的经历,并附有路线图。我们没有纵身直插过去的勇气,只好左边绕山再转向花塔方向。一路上只快靠近塔的转弯处,山径急狭,旁边突出的石丛就像盆景里的假山,顶美!3人聊滴不亦乐乎,就到花塔了。(爬山大约需一个半小时)。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介桥滴名字是亮点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遇上羊大队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右边松林下为悬崖,要转山绕路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其实绕路前就看到花塔了,长翅膀会飞就好啦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塔前遇到一群自行车俱乐部滴朋友,给他们拍合影,等都散去了,我们好细细观察此塔。塔建在一个乱石天然拱出的石台上,只是塔基破损过重,只好堆砌了好多石块,但起的作用并不大。塔基壸门上为一圈铺作,在转角铺作之上斜生出一枯干乱木,想必是为保护花塔,将长在塔上滴树伐掉留下的树根,偶琢磨了半天,粉想上到塔心室里看看布局,另外就是想亲近拱门上那对丰腴滴飞天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最近从“老扁”那里学来了一个新词,“大胖辽”),客兄很是担心我滴想法,大家看到介别拍砖,我知道为了保护花塔也为了安全起见我都不应该冒险。但灭忍住,拍拍枯木感觉足够结实还是爬了上去,后来小紫也上来了。我表示真心滴忏悔,以后再不敢了。下来滴时候好危险,差点下不来哦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关于花塔建筑结构,N多位大侠都详细介绍过了,偶此篇省略。

    花塔后面群山三面环绕,形成内凹滴大片平地,有近年新复原的小寺,看时间尚早,我们一起去寺里,路上遇山僧,很是和睦和我们稽首打招呼。入寺见圆通殿台阶旁一树精霸占了石碑的位置,愣是缠着老龟不知道几多年,龟背都撑裂啦,介个缠绵秀恩爱吗,我表示很纠结啊。龟趺后有残碑,尚可辨认的2块,明成化和清光绪,看来自古庆化寺香火不断。

    二进院落正中竖立一节经幢(暂编为1号幢),很惊讶,像发现了宝物,之前从没听去过庆化寺滴大侠们提起。偶忘带皮尺,灭法子细量尺寸。幢下为一完整宝装覆莲花座(已开裂分2部分,但能合缝),花瓣为椭圆双瓣,与下面未加雕饰的方形石块一体。此莲座绝非是此经幢下的基座原物,而是原寺内大殿上的柱础遗构,一是与经幢所用石料不同,2是经幢与莲座上圆径不合体,要小一圈。而且柱础莲瓣的时代特征明显,宋辽或更早?经幢上字迹风化的厉害,但可辨认是刻经,应是尊胜陀罗尼经,惜现场未找到年款。回来看照片由于拍摄当日光线强烈,更找不到。上端为长尖拱形龛,内雕佛坐像和弟子合十立像,均残面目不清,可注意者为佛像下佛座,均为单瓣仰覆莲瓣,中间圆鼓形束腰。此种束腰莲座形制唐已盛行,只是更为精美复杂,辽金承之,只是已简化。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1号经幢及造像局部、大柱础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2号造像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3号寿塔经幢上有X统5年年号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辽金石录中收录的庆化寺重熙幢和乾统幢文献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清光绪版《涞水县志》收录的《重修龙宫山庆化寺殿宇记》碑
                                 
    寺里的居士见我们对经幢有兴趣,引我们到圆通殿东南角墙下即进二进院落的墙角,又见两段经幢,一段为造像幢(2号幢),另一段为刻字幢(3号幢)。惜已砸碎为N多块,惨不忍睹!好在还将就能拼凑出约略模样。这俩段均为汉白玉石料,予原来一直认为2号和3号幢是同一座幢上的,介次仔细辨认发现并不是,庆化寺所见应是3个独立的经幢才对。原因很简单,首先2号造像幢不可能是上面提到院子中央竖立的1号幢上的,因为这俩幢除石质不同外造像有雷同,一般同一座经幢上不会出现上下2段几乎相同的造像。当然细部雕刻上还是有区别,那就是2号幢的造像更成熟,无论是佛像是站立的弟子像,1号幢的造像尤其弟子像明显呈僵直化,最能说明问题的是,2号幢的几个佛座同样为仰覆莲瓣,中间圆鼓形束腰,但鼓腰上另浅浮雕有3个圆形,整体雕刻水平更高。如果所推不错的话,1号幢造像有明显模仿2号幢的痕迹。这就说明1号幢年代要晚于2号。

    3号幢经过辨认字迹,发现它是一座曾经立在某高僧坟前的寿塔经幢,有这位僧人的生平记载、陀罗尼经文和弟子们为亡师竖立塔幢的留名,而2号幢佛造像下各面都有俗人功德主和供养人的名字,没听说过也没见过有俗众去供应一座坟前的舍利塔幢,如果有那一定是不合常规逻辑的。这样3号幢虽然和2号都为汉白玉质,但他们也不可能是同一座幢上的两段了。可惜2号造像幢上除人名无纪年。

    3号寿塔经幢由于被砸裂为数段,刻字缺失过多,此幢上下均缺字,中间残留部分,可了解其大意

“圣迹众圣X/善财永久X地真是幽棲X/其窍子之心X欲逥礼/为师蒙师X诀欲化万僧/立躯而不X辞劳终身而.../起其师大行禅师圆寂归X.../X持状请X主持龙宫山庆(化寺)/X之圣迹云X古顶霞光照X/善财之遇三毒而三德圆.../...经常X米则食自恣常坐则.../...满七十有X运逢甲子XXXXXXX议曰师寿年高.../...寿塔立于X坟之内永为远.../...道X(道)言道净道XXXXXX道恩道秀.../...立X德XXXXXX信智X净/X成X氏宋得威刘进/従起村:俗侄鄧X吴氏鄧氏/永X村X善云XX史资录、曹义/豹村/山北村:(7个人名略)/...山林一所,东至XXXX安、西至石XXXXX、四至为定/X统五年X月X日众人等同立/(另起一面刻梵文经咒)...母心大X提陀罗尼(真)言”   

    万幸的是纪年年号尚留下一部分,可以作推断。唐五代没有“X统”的年号,北宋也没有带统的年号(个人印象中涞水从不属于北宋,但有关资料说涞水曾经属于北宋后入辽,查宋辽地图均含糊不清,如果是澶渊之盟(1004年)归辽的话,涞水有40来年时间属于北宋,位于涞水界上属房山的张房镇有宋辽地下古战道,说是宋真宗时期的挖的,但这条古战道有准确纪年吗?真宗在位的第2个年号景德元年发生澶渊之盟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似乎说明涞水确实曾经属于北宋一段时间。五代石敬瑭在938年割燕云十六州给契丹,关键在于当时涞水属易州还是涿州,如果属易州就说明涞水不在十六州内,如果属涿州就是划给了契丹,偏偏涞水在易涿间,地图说不清,涞水县志也未解释清。还一种情况是显德六年(959年),后周世宗柴荣率军攻辽取胜,收回来的失地中是否包含涞水。总之,不管是那种情况,即便涞水曾属于北宋那时间也不会太长),都可以排除。辽代有乾统年号用了10年(1101-1110),金代有皇统(1141--1148)年号用了9年,元代有中统用5年、元统用3年,明代有正统年号用了14年,此段经幢排除最晚的明代,辽金元都有可能,那么此幢到底是哪个朝代呢?《辽金石录》里引用《艺风堂金石目》收录的《落平村陀罗尼经碑(幢)》提到有“助缘人名正书并额有乾统年题字”这正好与3号幢相互对证,说明3号寿塔幢是乾统5年(1105年)刻立,为辽代经幢无误。1号和2号幢由于无纪年(也有可能是偶没找到),根据造像风格推断为辽金风格不大差,而且2号造像幢辽的可能性更大,《辽金石录》中还收录有1座辽重熙十六年(1047年)《落平村沙门德钦造陀罗尼经幢》,有没有可能是残损严重的2号造像幢?1号经幢造像模仿2号,是辽晚期的还是金代对辽的继承和模仿,尚待进一步考证。

    经幢周围还有某经幢顶座的构件和一块《龙宫山庆化寺重兴记》残碑。碑中言“...环峙中有龙潭,其潭多著灵应”,看过经幢,居士让我们一定去寺后看奇特滴好东东,有一天然洞壑,常年出山泉水,不溢不涸,自古寺内僧众赖此泉水为生。那一定要去品尝下甘泉了。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自古至今山泉不溢不涸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涞水县志》记龙宫山“有石洞出泉,汇而不流”即指这里。到寺后在西侧山壁上可见一洞口,地势略低,需沿数步台阶下行,入洞略弯腰,两侧钙化半成品钟乳遍布使石壁凹凸不平,两壁间距极为狭窄,仅容一人通过,但下面为泉水,不能行,水清澈无比,可见底。洞弯曲望不到尽头,神秘!有山有水有灵气还有古迹,远隔尘世,好想就此住下!那怕只是暂借禅僧半个蒲团,也好让我赖得山寺一夜眠!

    无奈,还得下山,一路无话,半山腰遇到一女居士,赶着一头毛驴,驴背上两个荆条筐里满载着将来重修山寺需要的灰瓦,还有生活必须的一袋面粉,擦肩而过时,停下脚步和她聊了几句,从容,淡定,脸上满是慈祥,看她一步步上行,坚定的脚步让我数次回头忍不住回望她的背影,直到山路转弯看不到时......

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记涞水龙宫山庆化寺塔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