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在1933--正定旧影:初识正定
时间过去了76年,物是人非,留下的建筑依旧无言的向后人轻诉。76年前匆匆的来,又匆忙去了。4月16日到正定又四日是先生的生日,在繁忙兴奋的古建调查中度过。如今爱好古建的椽友们大多都拜读过先生留下的《正定调查纪略》,踏着足迹来寻访。默默的对视,凝神的遐想。


远望隆兴寺 隆兴寺原行宫已成教堂
<纪略>中写道:"下午五时到正定,我和那位同座的军官告别下车。为工作便利计,我们雇了车直接向东门内的大佛寺去。离开了车站两三里,穿过站前的村落,又走过田野,我们已来到小北门外,洋车拉下了干枯的护城河,又复拉上,然后入门。进城之后,依然是一样的田野,并没有丝毫都市模样。车在不平的路上,穿过青绿的菜田,渐渐地走近人烟比较稠密的部分。这些时左边已渐繁华,右边仍是菜圃。在东(左)边我们能看见远处高大的绿色玻璃庑殿顶;东南极远处有似了望台的高建筑物。顺着地平由左向右看(由东而南而西,)更有教堂的塔尖;八角表的塔(那是在照片里已瞻仰过的天宁寺木塔);绿色玻璃屋顶;和四方形的开元寺砖塔。我因在进城后几分钟内所得到的印象,才恍然大悟正定城之大出乎意料之外。但是当时我却不知在我眼前这一大片连接栉比屋舍之中,还蕴藏着许多宝贝。

正定远逝的街景
在正定的街市上穿过时最惹我注目的有三样东西:一,每个大门内照壁上的小神龛,白灰的照壁,青砖的小龛,左右还有不到一尺长的红纸对联;壁前一株夹竹桃或杨柳,将清凉的疏影斜晒在壁上,家家如此,好似在表明家家照壁后都有无限清幽的境界。二,鼓镜特高的柱础;沿街两旁都有走廊,廊柱下石础上有八九寸高的鼓镜,高略如柱径;沿街铺廊的柱础都是如此,显然是当地的特征。三,在铺廊或住宅大门檐下,檐檩与檐枋之间,都不用北平所常见的垫板,而用三杂荷叶或荷花垫托,非常可爱。此外在东西大街两旁的屋顶上,用砖砌成小墩,上面有遮过全街宽的凉棚架,令我想到他们夏天街上的清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