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梨园
----第三届京剧票友大赛有感
昨晚第三届京剧票友大赛大轴场顺利结束,今晚将会是最后的第八场压轴大戏。一周来每晚都准时在看,一个个高水平的各地票友们粉墨登场,生旦净末行当俱全。很多票友的演唱水平确实很高。京剧在当今盛世下,作为国粹代表的中华民族传统艺术再一次繁荣起来。
感觉这次大赛一大亮点就是舞台上的男旦雨后春笋般的繁荣呈现,这是很有意义很值得欣慰的。曾几何时伴随着梅尚程荀“四大名旦”的远去,男旦艺术在当年那个特殊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各个京剧团,戏曲院校不再培养专业男旦演员,造成后继无人。带着人们的误解一蹶不振,可以说到了濒临灭绝的境地。
四大名旦为数不多的男弟子也多逝去了,四小名旦最终也没大红大紫。程派的王吟秋先生意外的走了,去年陈永玲先生也故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当今京剧舞台上只有为数少的可怜的男旦艺术家:梅葆玖,宋长荣,沈福存,温如华而他们上台少了,他们的男旦弟子更是少的可悲。年轻一代的刘峥,胡文阁,朱俊好等刚刚展露头角给专业男旦艺术带来一线希望。而当今偏见依然,欣喜而又可悲的是远在民间依然有众多的男旦票友始终不渝的坚持,传承,而他们又是多么的需要专业的培养提高。
昨晚有位宁夏的出租车司机唱的张派的《西厢记》,唱的很美只是紧张的没发挥好。而江西的帅哥尹晟嘉一段正宗梅派的《西施》那叫一个好,只可惜嗓音时而发哑没有那次《太真外传》唱的好。记得前几场还有很多男旦票友,都表现的很好,其中有位宝岛台湾的也不错。
这次大赛演唱程派的唱段的票友很多也成为一大看点。
本届大赛表现不足的是唱小生的过少了,另外居然出题时为票友示范的专业演
员竟然会出错,实在可笑!
前一段中国京剧院改名为国家京剧院了,新建了梅兰芳大剧院。戏曲研究生班的汇报演出也多了起来。表面上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可是当今京剧发展的这种模式有多少弊端,大家都忌讳默深避而不谈。
这么多年了,再也没见过没听说京剧某某名家又创出了一个新流派,而大师们当年创立的流派,剧目也没见现代的传人能全面继承的更别说发展了。哎,继承都不全了还幻想他们创派,现在的有些所谓名家也就只能或只是抱着祖师爷有限的几个剧目乐此不彼的到处唱啊唱。
说的远了,还是不说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