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崃有个清代古宅
——-主人为皇家贵族学校老师,其后人仍居住
邛崃,古称临邛,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有着2300多年的建城史,历史底蕴深厚,现在是成都下辖的一个县级市。这座小城是一个钟灵毓秀的地方,走出过西汉才女卓文君,也走出过清代奉政大夫宁缃。前面穷鬼已经带大家参观过了卓文君的府邸,接下来穷鬼就带大家去宁缃的府邸看一看。
宁宅位于邛崃市文庙街,建于清代光绪年间,门口有一块牌坊,写着“遇园”二字。大家可能会疑惑,按理来说,古人的府邸要么就以官名为门额,要么就以姓氏为门额,这个遇园是什么意思呢?穷鬼查了查资料,宁缃晚年号遇园老人,由于邛崃这处宅子是宁缃晚年辞官归隐后才修建的,又因为他看透了官场,淡泊名利,悠然归隐,于是便将府邸门额题为“遇园”。
穷鬼从牌坊进去,在左边发现了一面文化墙。墙上有一张宁缃的照片和他归隐后所作的一些诗作,如《思归引》、《邛崃县》等等,读来朗朗上口,可以看出他的晚年生活是很幸福的,也可以看出他的才华横溢,不愧为皇家贵族学校老师,让穷鬼佩服不已。
宁宅的建筑面积一共有1192平方米,规模庞大,有5个四合院,98间房屋。穷鬼仔细观察了一下,宁宅的建筑风格很奇怪,布局遵从南方坐北朝南的方位传统,但房屋的雕饰品如木门窗、吊檐、亭台楼阁以及“福、吉”这些字的雕刻又以北方民居常见的雕花为主,是邛崃难得一见的南北方合璧式穿斗抬梁悬山木民居。
穷鬼猜想,宁缃之所以会把府邸建成这样有两个原因。第一,他本不是邛崃本地人,祖籍在陕西,清初的时候才随家人移居到邛崃,他用北方常见的雕饰风格来怀念故土。第二,他曾在乡试上中举人到过北京咸宁宫给皇家贵族上课,后又官拜奉政大夫,在北京待久了,潜移默化地便受到了当地建筑文化的熏陶,并应用于自己晚年的府邸修建中。
现在的宁宅,还保留着最初的建筑群体,没有损害过一丝一毫,仍然是宁氏后人在此居住。由于宁氏人口众多,在邛崃人口中,又把宁宅称为“宁家大院”。穷鬼去的时候,不想打扰居民生活,并没有敲门进去看宁家大院里面的布局。
穷鬼往宁宅深处走了走,发现里面还有几条小巷,房屋为青砖黛瓦、一层式瓦房,古韵犹存。和邛崃文脉巷、老米式巷、幸福巷这些巷子一样,曲径幽深,藏着人间烟火,时不时地有欢笑声和菜香味传出。如果不是知道此地的历史,穷鬼还以为这些都是寻常人家,大概这就是古建筑焕发生机的最好方式吧。
邛崃这个清代古宅,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现在还有宁氏的后人居住在里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