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进入的一点仓位,昨天下午完全出逃,没受到损失,也算是幸运。
这两天的下跌,还不能确认日线级别的下跌真正开始,要到下周一才会有把握一些。
接下来的任务,密切关注6月1日之前,是走占百分之三十的,可以把6月1日变成另一个高点的V字周期,还是走占百分之七十的一字周期。关于V字周期,是本人系统最弱的一环,需要为此建立一套完整的策略和方法来应对。内容包括:一、如果预测下个周期可能是V字周期。二、V字周期走出苗头时如何确认。三、V字周期和下一个拐点提前或错后到达如何事先区分。四、什么样的V字周期有操作价值,什么样的没有。五、V字周期的存在,对整个操作策略的影响。以上问题,解决起来,难度相当高,并且能否很好地解决,本人一点把握都没有,而一旦能很好地解决,在时间方面,次序将更加无敌。
因为五一假期的重要发现,使得在任何时候本人都会更加小心,尽量少犯主观性错误。我试着用五一之前的思路复盘了一下近段时间的走势,发现5月11日大跌后,我一定会在5月12日低点买入(就象4月22日那次挑战趋势一样的思路),并且能拿到昨天。而今天开始下跌后,我也一定说“下跌刚开始”,从而马放南山,直到6月1日前,不会有买入的想法。从这一点来说,我的系统象是反而退步了。其实不然,市场虽然很多时候显得“次序井然”,但也有很多时候变化无常,虽然事后看,这些变化,也十分有规律,但等我们发现时,只能沦为对市场的准确描述,而不是预测了。五一期间的发现,让我知道市场比我五一前所认识到的复杂得多,不确定得多,这是原来的理论局限。
预测市场,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确定性,一是精确性。确定性表现为系统预测从什么时间到什么时间行情上涨或下跌,实际的走势与预测一样,但是涨或跌的起点和终点会有几天误差。精确性表现为预测的时间点误差很小,比如日线上的预测相差几个小时,日内分时预测相差几分钟。不过通过我的经验,确定性和精确性两者是对立的统一,过分追求精确性,往往会牺牲确定性,也就是说预测的错误率会增加,而追求确定性,往往需要牺牲精确性,也就是说预测的成功率增大了,但对时间点的范围要放宽。日线上的预测差个两三天,是很正常的。我永远不相信世界上会存在准确性和精确性同样很高的预测系统。话说的大一点,我认为这样的系统和市场本身不能同时存在。所以相对于以前,我感觉我认识到了真实的市场。
如果不走V字周期,6月1日准备抢小级别的反弹,之所以说抢反弹,因为我判断六月份没有主升行情,直到六月底,才会有稍大些的机会。如果实际走势与此不符,本人会及时更改以上观点。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