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1+1》2009年10月26日播出的专题:今天的老人,明天的“我”,在结尾处,主持人白岩松说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计划生育是国策,计划生育是政策,但不是铁板一块,一定会随着人口年龄格局的变化而变化,那么什么时候变呢?是宁可早一点变还是晚一点变,这是第一个问题。”
央视的观点,早就成为社会朝野议论过很多次的话题。早在多年前,就有很多专家学者讨论过计划生育的是是非非,但是历史的车轮行至今天,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影响已经切切实实的摆在了我们的面前:在有效控制了人口数量的同时,计划生育的实行也带来了老无所养,或者养老不足的问题。正如节目中所说到的,如果只有一个孩子,当孩子生病了,或者没有了的时候,剩下人世间的孤寡老人只能面临孤独无助的晚年。相反,如果有几个孩子,那么基本上老人的晚年就可以得到起码的保证。
当然,在这里也把这个问题摆出来,并不是要指责计划生育的不是,事实上,计划生育政策有效控制了人口数量,有效保障了国民经济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还带了了许许多多的益处。只是在今天,可能这一基本国策已经开始受到现实的挑战。
从央视透露的信号来看,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可能会有调整的可能,但是如何调整,对于国家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同样需要兼顾“效率与公平”。比如,有的地方实行的高学历可以多生一个,或者独生子女可以生两胎,这些政策,对于其他不符合这个条件的人们,是否公平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