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文旭:壬寅清明祭轩辕

标签:
壬寅清明祭轩辕陕西黄陵教育文化 |
分类: 耘斋诗集 |
清明的桥山,古柏森森,沮水流长。黄帝陵祭祀广场上,象征中华民族大团结的56面龙旗迎风飘扬,参加公祭大典的各方代表在指定区域列队肃立,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在陕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代表,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新中国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时代楷模、杰出青年、三八红旗手、先进工作者代表,奥运冠军代表、民族宗教界代表、文化艺术界代表,黄陵县各界群众代表等在黄帝陵祭祀广场参加公祭典礼。
9时50分,壬寅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开始。鼓声雄浑,钟鸣悠远。击响的34通鼓声象征着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以及海内外中华儿女崇敬初祖的共同心声,9响钟鸣代表了中华民族传统礼仪的最高礼数,表达全体炎黄子孙对人文初祖轩辕黄帝的无限景仰和无比感恩。120名少年儿童身着民族服饰,齐唱《黄帝颂》,拉开典礼大幕。在庄重典雅的祭乐声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曹建明向轩辕黄帝像敬献花篮。随后,陕西省委书记刘国中代表中共陕西省委、人大常委会、人民政府、政协和陕西各界敬献花篮。延安市委书记赵刚,黄帝陵文化园区管委会主任、黄陵县委书记刘矿平代表守陵儿女敬献花篮。四海同钦,缅怀初祖。公祭典礼现场播放了广大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行业优秀代表的祭祖祈福视频。陕西省省长赵一德恭读祭文。随后,全体代表向轩辕黄帝像行三鞠躬礼。
大乐穆穆,龙旗阳阳。盛大的乐舞告祭亦古亦今、大美大雅,在庄穆、洪亮的音乐声中,一条长56米的“金色飞龙”,从祭台中心盘旋腾跃而起,承载着炎黄子孙对人文初祖无限崇敬与感恩之心、承载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飞入云霄。公祭典礼结束后,参祭人员依次瞻仰轩辕殿,拜谒黄帝陵,并在陵园中种植桥山柏。特写诗以赞:
壬寅清明艳阳天,华夏儿女聚陵园。缅怀寻根祭初祖,击鼓鸣钟献花篮。
感恩轩辕启鸿蒙,时逢复兴表心愿。飞龙腾空耀五洲,强国奋进筑梦圆。
壬寅(2022)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文
岁次壬寅,节序清明。桥山岚起,沮水荥瀯。轩辕胄裔,敬献悃诚,谨具尊俎,恭祭圣灵。辞曰:
粤若稽古,草昧屯蒙。惟我始祖,肇启文明。人伦之教,化成天下。制度之作,泽施无穷。至德巍巍,民无能名。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四海不绝盛世之华绚;终日乾乾,与时偕行,神州雄立寰球之峰巅。春秋星移斗转,寇盗之辱在目,社稷几危于累卵;万众聚于红旗,冽风凄雨无惧,山河自定鼎安澜。矢志复兴,有心立党必梦遂宏愿;人民至上,无私执政换日月新天!
今日之世界,动荡与变革交叠。应变局,人民领袖雄韬伟略;治大国,创新理论月映万川。六中全会,鉴得失而明经世之道;两个“确立”,尊核心方能准星定盘。以非常之举对非常之事,抗疫救民不弃老弱;持前瞻之见定前瞻之策,复苏经济突围领先;凭安全之思守安全之稳,须臾不忘生于忧患;执共赢之念拓共赢之道,协和万邦异域同天。自我革命向内执刃,强军守土御外安边。减碳增绿千金一诺,九州共富广惠人间。冬奥健儿竞技华都,冰雪融于友爱之暖;太空勇士登临“天和”,“祝融”“羲和”苍宇巡勘。祈合心连山连海,两岸一家血浓于水;爱国者治港治澳,紫荆白莲叶茂花繁。礼序乾坤,乐和天地,百年大党庆华诞抒怀壮志;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巍峨巨轮悬征帆一往无前!
秦人自古耐苦战,坚韧执着多英雄。遇危难挺身而出,战疫抗洪同心共情;履职责担当奉献,实干为民力践力行;关键点布局落子,高质发展稳中有进;紧要处精雕细琢,全运盛会异彩纷呈。尤喜领袖莅陕,三秦鼓舞欢腾;牢记国之大者,不负敦嘱殊荣。赤子至真至勇,披荆斩棘,奔赴令旗所指;儿女惟勤惟志,朝暮相继,但求业广功崇!
桥山巍然是仰,沮水潺湲流长。始祖圣德,勋耀洪荒。祈佑嘉惠,国泰民康。惟冀歆格,尚其鉴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