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文旭:解读中医新方案

(2022-03-29 06:12:54)
标签:

诊疗方案

第九版

中医治疗

健康

文化

分类: 耘斋诗集

洪文旭:解读中医新方案

                     洪文旭:解读中医新方案

中国中医药报讯: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我国疫情防控的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此前在第八版国家诊疗方案指导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德尔塔、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感染的新冠肺炎取得良好疗效。目前引发新一轮本土聚集性疫情的主要毒株为奥密克戎变异毒株,为适应临床变化,在前期方案产生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一步完善了中医诊疗内容,新增针灸治疗和儿童中药治疗内容,增加由抗疫“三方”转化上市的三款中成药,增加“疫毒夹燥证”证候的治疗方案。

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专访时解读:第九版诊疗方案的防控措施更加科学精准。其中中医治疗内容也更加完善、更加细化,具有很强的实操性,对临床救治工作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第三版公布中医药治疗方案至今,在历次修订中不断细化完善,成为应对疫情的中医锐利“武器”。他说奥密克戎毒株已取代德尔塔毒株成为主要流行株,新冠肺炎患者临床表现呈现新的特点,但从中医角度看,其核心病机没有发生变化,仍然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临床特点为兼夹发病,如夹寒、夹热、夹燥、夹瘀、夹虚等。今年初首次在天津应用中医药治疗奥密克戎变异毒株患者400余例,无论是高龄者还是儿童,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从临床来看,患者主要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对轻症采取集中隔离管理,集中在方舱医院。特别是对高龄、有基础病、体质弱、肥胖者等要予以更多关注,重点治疗,控制转重率。无症状感染者同样存在传染性,且传播具有隐匿性,今天没有症状,明后天就可能出现症状,有相当多的病例几天后而转为确诊病例,治疗原则为“先症而治,截断病势”。他强调一些无症状感染者,虽没有新冠肺炎的症状,但可能会有舌苔腻、大便黏滞不爽、心烦、失眠、脘腹胀满等症候表现,在这个阶段进行中医药干预,往往能取得很好的疗效,可使其不成为确诊者,也促进核酸转阴。

第九版中医内容的调整中,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的治疗思路贯穿始终。如增加的儿童中药治疗内容,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治疗方案,而是建议“治疗参照成人中医治疗方案,结合儿童患者临床症状和小儿生理特点,辨证酌量使用”。“这是因为相较于成人患者,儿童患者的核心病机虽然没变,但兼夹症表现有其特点,且儿童患者病情的传变、从化也与成人患者不同,因此建议结合儿童患者临床症候和小儿生理特点,辨证酌量使用中药”。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天津救治儿童患者时发现,夹风热、夹痰证候突出,主要症状有咽干、咽痒、发热、咳嗽有痰等,因此用银翘散结合麻杏石甘汤加减来治疗,效果十分明显,患儿平均2~3天能退热。对有转重症倾向的儿童患者及时干预,一人一策、一人一方,能有效控制病情转重。“这一轮本土疫情中儿童患者较多,所以增加这一条是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意义的”。

第九版还增加了由抗疫“三方”转化上市的中成药——清肺排毒颗粒、化湿败毒颗粒、宣肺败毒颗粒,使得应对较大规模发病状况更方便,用药场景更灵活,药品质量更有保障,给临床医生多一种用药选择。在轻型中增加了“疫毒夹燥证”这一兼夹症。这是在临床救治实践中发现,青海、甘肃、宁夏等西北地区的患者咽干、干咳、少津液的症状比较突出,这是兼夹燥邪证候的表现,给予宣肺润燥解毒的治疗方案,这也是因地制宜思路的体现,也可以更好地指导各地区结合本地证候特点辨证用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第九版还有一大亮点是首次加入了针灸治疗内容,这是吸纳在武汉、天津等地抗疫实践中针灸治疗的经验,首次在国家版诊疗方案中纳入中医非药物疗法。他说我国古典医籍有针灸防疫治病的相关记载,现代临床和实验研究也表明,针灸的配穴、补泄手法、留针时间等,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具有抗炎、抗感染的作用,在新冠肺炎的不同阶段能产生不同的治疗效果。这些都是经验和智慧的凝结,对于疫情防控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毒疫蔓延已两年,奥密克戎又添乱。九版诊疗方案发,总结中医新经验。

应用三方截病势,因地制宜辨证观。针刺调节免疫力,指导临床效果显。                                                                                              2022-03-28

                    洪文旭:解读中医新方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