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地户外运动之 分类、竞赛、场地

(2008-09-23 08:22:11)
标签:

户外运动

山地

竞赛项目

场地

运动员

溯溪

教育

 

 

 

 

 

 

 

一、概念及分类

    现阶段,山地户外运动是指以健身和提高竞技水平为目的,在山地进行的一组集体运动项目群,包括山地运动、峡谷运动、荒漠运动、海岛运动,以及新开发的人工建筑物运动。

    山地户外运动内容繁杂,但基本上应包含以下三个要素:
1. 垂向运动:即必须具有垂向运动的内容,如登山、攀岩等;
2. 水平运动:即平面上的位移,如徒步运动、器械运动等。
3. 随机应变能力和克服障碍能力:山地户外运动中,各种突发事件和困难障碍很多,对以上两种能力要求高,因此在内容上,有野外生存、障碍赛等。

http://www.alpinist.cn/UploadFiles/200612279478909.jpg分类、竞赛、场地" />

在城市里的自行车赛

    按照山地户外运动从事的地形,可以分成以下项目:

大项
系列
项目
山地运动
丛林(森林、雨林)系列
滑草、定位与定向、丛林穿越、丛林宿营、丛林觅食、 丛林联络、丛林急救、紧急求援等
岩壁系列
(器械)攀岩、岩降、攀冰等
其他系列
群众登高活动
峡谷运动
谷内系列
横渡、溯溪、攀瀑、溪降、漂流等
谷缘系列
搭索过涧、溜索(飞狐)、悬崖跳水等
海岛运动
荒岛生存系列
觅食(觅水)、海水淡化、宿营、联络、求援等
滩涂运动系列
滑沙、滩涂运动游戏、结绳负重等
峭壁运动系列
海上攀岩、悬崖跳水、溜索等
近岸水域运动系列
木筏环岛、水中滚木等
荒漠运动
沙漠运动系列
滑沙、沙漠穿越、沙漠生存等
戈壁运动系列
戈壁穿越、戈壁生存等
荒原运动系列
穿越项目、生存项目等
人工建筑物运动
垂向户外运动
攀楼、攀塔、地下管道攀降等
水平户外运动
自行车、汽车公路穿越、直排轮公路穿越、
公路徒步穿越、地下管道穿越等

 

   二、竞赛规则

    山地户外运动(AR赛)的竞赛规则,国际上没有统一明确的规定。我国对于该项目的竞赛规则,也在积极的制订中。中国登山协会就此问题,达成如下共识:

   1. 竞赛形式:必须是集体完成的竞赛,每队以3-5人计算成绩,其中至少有1名异性;

   2. 竞赛项目:3+X,其中“3”是必有项目,为登山或者攀岩、越野、(自制)工具渡江(湖)。“X”为根据当地具体地形环境设置的一些其它项目,如溯溪等。三个项目的规定,是使此运动区别于其它项目的标志。竞赛项目的设置,以考验运动员奔跑、攀登、定向、器械操作等能力为基本思考点。

   3. 名次判定:按参赛队完成每个单项比赛的时间累积总和计算,用时少者名次靠前。如果累积时间一样,则可采取并列或者以单项名次靠前的多少继续判定。单项成绩,以参赛队全体运动员同时完成单项比赛的时间判定。

   4. 裁判:一般设置起点组和终点组,以及路线裁判组,分别设立项目裁判长和副裁判长。对于一些危险项目,还要设立保护组。裁判以赛前公布的竞赛规则为准,根据运动员的犯规行为,可以处以警告、罚时、终止比赛、禁赛等处罚。

   5. 对于不能同时出发的竞赛项目的出发顺序,以抽签或者前一项目的名次排定。

   6. 设立仲裁组或委员会,仲裁组或委员会的决定为最终裁决。

   7. 几个具体规则问题:
(1)对于无法判定运动员是否完成整个比赛的行为(如在要求的标志点没有标记),一般按没有完成赛程论处;
(2)对于明显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可能导致事故的行为,按照具体竞赛规则,加重处罚;
(3)对于违反具体竞赛规则,破坏环境的行为,应加重处罚;
(4)作为团体比赛,在赛程中,徒步项目一般前后运动员不得相距50米,自行车等交通工具竞赛项目一般前后运动员不得相距100米,否则按犯规处罚。

 

http://www.alpinist.cn/UploadFiles/2006122794753989.jpg分类、竞赛、场地" />

利用路、桥等设施进行的比赛

    三、场地要求

   场地主要分为竞赛场地和非竞赛场地。

    1. 竞赛场地

    竞赛场地主要根据竞赛项目和自然条件进行选择。选择竞赛场地的原则如下:
(1)满足竞赛项目的需要

    山地户外运动的竞赛项目是“3+X”,因此,首先要保证“有山有水”,有一定的距离范围,可以根据举办的赛事和自然条件具体确定。一般地,包括自行车等需要交通工具的项目在内,以40-80千米/天为宜。其次,尽量保证比赛有一定的难度以及技术的全面性和观赏性。一定的难度,是比赛区别于一般活动的特点之一,也可以全面考验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技术水平,并可区别出运动队的名次,因此,场地的设置和选择,要充分考虑竞赛路线的难度水平。目前国内的比赛,以2/3到全部队伍都能完成全部赛程为宜。技术的全面性,是山地户外运动区别于其他任何单项体育项目的标志之一,要求运动员不仅具有良好的奔跑能力,而且在攀爬、定向、越野、驾御交通工具(含牲畜)、水上技能、随机应变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都需要有一定的技术水平,因此,场地的设置和选择,需要具备体现运动员全面技术水平的条件。观赏性,是体育运动的生命线,没有了观众或者有观众没有观赏性,体育项目就失去了活力,最终将被淘汰出局。体育项目的观赏性,是与难度和技术水平相关的一个指标,难度越大、技术水平越高,观赏性一般就越强,即所谓的“难能可贵”。

http://www.alpinist.cn/UploadFiles/2006122794847763.jpg分类、竞赛、场地" />

场地要利于记者拍摄

(2)便于裁判工作
    除了起、终点的裁判外,山地户外运动的场地裁判更加突出和重要。由于山地户外运动的竞赛一般采取多项连续的方式进行,一般在换项点,都会设有裁判。在某项目的途中,一般采取固定占位和巡视的方式进行裁判工作,因此,选择竞赛场地时,要充分考虑到裁判工作的方便。

(3)对于突发事件及伤害事故能够及时处理和营救
    山地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伤害事故的突发性,因此,救援工作必须及时有效。这就要求在竞赛场地选择时,要充分考虑营救工作的方便。除了在换项点有一些医疗救援的人员和工具外,在竞赛途中,尤其是一些危险项目场地,更要布置一些救援措施。对于失踪、迷路等,需要搜索的危险,在项目设置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搜索工作和救援的方便。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山地户外运动的竞赛场地不宜偏离公路太远。

(4)便于后勤支持
    山地户外运动的后勤支持是竞赛组织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选择竞赛场地时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后勤支持,包括运动员装备器材的搬运、食宿和营养补充等。运动员需要在换项点进行下一项比赛,有关的比赛装备必须事先有序安置;运动员比赛的起点和终点不一致,比赛时脱下的衣物需要在终点及时穿上保暖;运动员的杂物需要安排在终点处,以方便运动员的生活,等等,均需要后勤的支持安排。因此,如何安排竞赛的后勤工作,并使之在竞赛时充分发挥作用,场地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至少在起点、终点和换项点,应该设置在交通工具能方便到达的地方。

(5)便于观看和记者报道
    由于山地户外运动在户外进行,观众较少,因此,记者的报道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设置竞赛场地时,要充分考虑到记者的设备和跟进的速度。在一些以技术为主而速度缓慢的地方,应根据项目特点和角度,考虑设置安全的固定拍摄机位,同时保证记者的采访和拍摄不能影响运动员的比赛。

http://www.alpinist.cn/UploadFiles/2006122795617144.jpg分类、竞赛、场地" />

  (6)不影响环保
    包括两方面:其一,不能因为比赛而人为开辟线路,比如砍伐树木等;其二,不能留下比赛的永久性痕迹,比如永久性岩锥、废弃塑料制品等。这些,都应在选择比赛场地和制定具体竞赛规则时加以避免。
山地户外运动比赛,可根据情况设置或者不设置路标。一些需要运动员自己判断前进路线的项目,以及需要运动员根据地图判断方向、距离的项目,就不能设置路标。但是在起终点、换项点、补给点、医疗点以及裁判检查点上,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在一些需要限制运动员活动的地方,如溯溪、攀岩范围、隔离区等,应该有明显的标志。

2. 非竞赛场地
    非竞赛场地即活动场地,要求遵循以下原则:

(1)场地的选择与活动队伍的技术水平相适应

    户外运动的难度与以下因素有关:

 

http://www.alpinist.cn/UploadFiles/200612279581180.jpg分类、竞赛、场地" />


①需要的技术装备和技术含量:需要的技术装备越多,要求掌握的技术越多,难度就越大。
②与后援的距离:距离后援的距离越远,难度越大。距离远,主要依靠自身的经验和力量,因此对户外运动的经验要求就高,难度也越大。而距离近,则可以依靠后援的力量弥补自身经验的不足;
③在户外持续的时间和行进的距离:户外持续的时间越长、行进的距离越长,场地的自然形态也就变化越大,同时,对技术、经验、体力、后援的依赖就越大,对进行户外运动的队伍的综合素质要求就越高,难度就越大。
④对活动区域自然条件的熟悉程度:越熟悉,相对未知因素就越少,准备工作就越有针对性,对户外运动的经验依赖程度就越低,难度越小。
⑤户外运动队伍的构成和技术状况:平均技术水平越高,难度就相对降低。
因此,要根据以上的几个因素,选择与自己队伍的技术水平相适应的区域作为活动场地。初学者,一定要选择技术含量低、离居民点或者其他可能后援的单位较近、时间和距离较短、对活动区域的自然状况较熟悉的场地进行户外运动。但是,经验的积累与技术水平的提高,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所以在逐渐走向有一定难度的场地时,相关技术培训必不可少。 

http://www.alpinist.cn/UploadFiles/2006122710123459.jpg分类、竞赛、场地" />

观众是体育比赛的生命线

(2)场地的选择要适合活动的要求
    户外运动的种类繁多,对场地的要求也不一样。一般地,对于初学者,内容和场地相对单一,比较容易开展和组织活动,如登山露营,选择一个有山、能够满足露营条件的区域,就可以开展。而对于综合、复杂的户外运动,则需要进行长时间的场地选择过程,使场地能够满足活动的需要。

(3)便于开展营救工作
    普通的户外活动与户外比赛不同:比赛是在已知的场地进行开展,出了紧急状态后,救援人员会很明确向已知方向展开营救工作。而户外活动,由于开展活动的人员都在户外,出现紧急状况后,有时很难将出事的时间、地点和状况报告给营救人员,这就要求在选择活动场地时,必须事先将活动的具体日程通知给参加活动以外的人员,即:何时在何场地进行活动。如果因为某些原因需要改变日程,也必须在活动前将改变的日程及时通知活动以外的人员。因此,通讯保障工作非常重要,一般地,非专业人员,没有通讯保障的场地(至少是每日的出发点和终点应该与后援组或者大本营有通讯的保障),应该视为开展户外运动的禁区。

(4)不影响环保
    除了与比赛的环保相同的内容外,进行户外活动时不要擅自进入自然保护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