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二十四孝在美国的“遭遇”

(2012-12-07 12:29:01)
标签:

新二十四孝

中西文化

分类: 生活见闻(妹妹篇)


中国古代流传的《二十四孝》在五四时期曾受到批判,但不久前中国教育部又把这二十四孝引进了校园,竟有很多人叫好,认为这是在弘扬中国文化。我很奇怪,中国文化中的糟粕也需要弘扬吗?细读《二十四孝》,很多内容讲的就是愚孝,不知这样的文化糟粕还要毒害多少人。

不过,有一些人意识到对传统文化应该既要继承又要有所创新,于是,全国妇联老龄工作协调办、全国老龄办、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于2012年8月13日共同发布了新版二十四孝行为标准。

这个新版二十四孝行为标准也引起了美国华裔老年人的关注。有一个80多岁的华裔老人把这个新版二十四孝行为标准通过邮件的方式发给了几个同龄的美国华裔好友讨论。他们都是早期移民美国的华人,孩子们接受的都是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文化中没有孝的成分,美国的老师强调的是父母与孩子的相互尊重,老师甚至经常告诫学生,如果父母在家中打孩子,孩子可以报警。因此,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美国人是不可能接受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的。那么,对于新版二十四孝呢?

信发出去后,其中的一个华裔老人根据这个新二十四孝编写了“美国现实版二十四孝”,也就是华裔美国父母可以接受的现实版本。这个版本是用英文写的,其实是对新二十四孝的回应,甚至有对新二十四孝的疑问。我将其翻译如下:


(左面所列是中国发布的新二十四孝,右面是美国现实版二十四孝,括号中为译文)

新二十四孝               American practice, accepted by parents

                                                           (美国华裔父母可以接受的现实)

1。 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         1. Visit parents, about once a year.

                                                             (大约一年看望父母一次。)

2。 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             2. Most visits on their children's school holidays.

                                   (大部分子女是在孩子放假时安排看望父母。)

3。 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                3. May be once in 20 years.

                                   (或许20年才举办一次。)

4。 亲自给父母做饭;                       4. Are you kidding?

                                   (你是在开玩笑吗?)

5。 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                 5. Weekly email is about right.

                                    (每周发一封电子邮件就行了。)

6。 父母的零花钱不能少;                 6. Doesn't happen even all live nearby.

                                    (即使住的很近也不可能给父母零花钱。)

7。 为父母建立“‘关心卡’”;               7. What's that?

                                    (这是什么?)

8。 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                 8. Thay had enough of that.

                                   (他们早听够了。)

9。 教父母学会上网;            9. Most parents find their own way.

                                    (很多父母都是自学成才。)

10。经常为父母拍照;           10. We use webcam.

                                 (我们用网络视频。)

11。对父母的爱要说出口;                11. Their emails always ends with “Love you....”.

                                   (他们的电子邮件结尾都写着“爱你们...”)

12。打开父母的心节;           12 Open parents wallets instead.

                                    (相反,打开父母的钱包。)

13。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                13. If they share the same interest.

                                      (只能在他们有共同兴趣时才可能。)

14。支持父母的再婚;                       14. All depends.

                                     (视情况而定。)

15。定期带父母做体检;          15. They only do that with their children.

                                     (他们只带孩子体检。)

16。为父母购买合适的保险;              16. Parents have Medicare from government.

                                     (父母有政府的医疗保险。)

17。常跟父母做交心的沟通;              17. Please show them how.

                                      (请告诉他们怎么做。)

18。带父母出席重要的活动;       18. We have different activities.

                                      (我们有完全不同的活动。)

19。带父母参观你工作的地方;     19. Visitors are not allowed at some work places.

                                       (一些工作场所不接受访客。)

20。带父母去旅行或故地重游;     20. Only if parents take them and pay for them.

                                      (只有当父母带他们去并支付旅费才可能。)

21。和父母一起锻炼身体;                 21. Parents exercise in Senior Centers.

                                      (父母都在老年活动中心锻炼身体。)

22。适当参与父母的活动;                 22. Concur with parents' activities, yes. Join? No.

                                     (赞同父母参加一些活动,但不参与。)

23。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          23. Fat chance.

                                      (机会极少。)

24。陪父母看一场老电影。                 24. Back to above #1.

                                (回到第一条。)


从上面的美国版二十四孝中也可以窥见中西文化的不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说法,但在西方社会,人们的普遍观念是,孩子不是自己的私有财产,孩子是属于社会的,所以,西人的生育率很低,他们认为生孩子其实是给国家作贡献。


那么,如果有的中国人头脑中还有根深蒂固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识,认为养儿就是为了防老,那就千万别把孩子送到西方国家接受教育。要不然,当你辛辛苦苦用自己挣来的钱供他出国留学,到头来他接受了西方的教育不再是个孝子,那你不是要后悔死了?如果孩子靠自己的本事愿意去外面闯荡那另当别论。我是说,可别花冤枉钱,除非你不在乎他将来是不是个孝子。
新二十四孝在美国的“遭遇” 新二十四孝在美国的“遭遇” 新二十四孝在美国的“遭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