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中国的人

标签:
奥运大山成龙生活见闻原创妹妹篇杂谈 |
分类: 加拿大见闻(妹妹篇) |
2008年北京奥运圆满结束了。
将近一个月以来,加拿大国家电视台CBC专门制作了一系列有关中国问题的政治性很强的节目,节目中,有两个人给我的印象很深:一个是大山,另一个是成龙。
大山的英文名是马克·罗斯威尔,他是一位地地道道的加拿大人,他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就参加了1988年春节晚会的一个相声节目的演出,从此在中国一夜成名。后来他成为加拿大驻北京大使馆的外交官,卸任后留在北京从事文化事业。他被加拿大奥委会聘请为2008年加拿大奥运代表团的特使,帮助加拿大运动员了解中国文化。
成龙更是一位世界级的演艺明星,他在北美的知名度超过任何一位亚洲演艺明星。他是2008北京奥运的义工,也是闭幕式的演唱者。
CBC绝大部分主持人都对中国评价不高,所以他们的问题提得也非常尖锐。
我简单地介绍一下大山和成龙对那些尖锐问题的回答:
CBC对大山的采访是在奥运开幕式之前。
主持人:“你如何看待中国的人权问题?”
“我在中国生活了20年,亲眼见证中国在人权方面的不断完善和进步,而我们对中国的批评反而越来越激烈。”
主持人问:“藏独组织希望加拿大运动员在开幕式时展示西藏独立的旗帜,你怎么看?”
“我认为不应该携带这些旗帜进入中国,这违反了奥林匹克精神,也会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加拿大运动员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参赛当中没有做出任何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事情。这应该和大山的努力分不开,当然,也说明加拿大运动员的“政治嗅觉”没有那些主持人高。
CBC对成龙的采访是在奥运闭幕会之后。
主持人问成龙:“你怎样评价这次奥运会?”
成龙:“非常成功。我身边的每一位朋友都对奥运充满了热情。”
主持人:“在奥运之后,你认为中国政府还会继续保持这种开放姿态吗?”
成龙:“当然,一定会的。”
主持人:“很多媒体评价说这只是一种暂时的现象,奥运之后中国仍然会对西方媒体封闭。”
成龙:“我们有自己的方式,你们不了解中国。我来自香港,我经常来内地,每次都能感受到这里发生的巨大变化。我们在不断的进步,我们的政府在不断地学习。”
我发现成龙和很多港台知名人士不同,他不用“中国政府”一词,而用“我们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