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转载)摇人心旌的淡墨诗散文————《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2013-09-04 10:50:41)
标签:

转载

分类: 原创杂谈
我曾经和淡墨老师(我散文集的推荐者)张运贵教授及散文家余继聪先生曾在西南联大旧址留影,这张照片真可谓弥足珍贵。

 

[转载](转载)摇人心旌的淡墨诗散文————《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转载)摇人心旌的淡墨诗散文

————《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余继聪

  淡墨,是我们云南一个一生都致力于诗散文写作的作家,经过几十年的磨砺和积累,他的生命成果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淡墨诗散文选》终于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了。当代中国散文名家典藏《淡墨诗散文选》的出版是中国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喜事,因为它标志着一种文体:诗散文的成熟和诞生。

  淡墨老师的“诗散文”,精美,而且有了很大数量,就文字本身的灵性精致来说,就淡墨老师“诗散文”语言的新颖别致来说,都堪称中国顶尖。到了现在,淡墨老师经过五十多年的写作,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篇章,从中遴选出精美篇章,结集为《淡墨诗散文选》,可喜可贺。另外,更让我高兴的是,以前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等等出版社出版淡墨老师的作品集,都是以散文来命名书名,而这一次内蒙古文化出版社选编出版当代中国名家散文典藏系列,却是以淡墨诗散文选来作为书名,这也说明,中国出版界、散文界正式肯定了淡墨“诗散文”,正式肯定了淡墨“诗散文”在中国散文界的巨大影响,很明显这套书里边,现在还没有其他散文作品集也被命名为诗散文。这也说明,淡墨老师的诗散文,在中国散文的长河里边已经独树一帜,或者说淡墨的“诗散文”已经独步中国散文行列,日臻完美。我看了这一套书里的几本散文集,感到从封面设计到选文内容,都极其大气精美。淡墨老师的《淡墨诗散文选》能够编入其中,可喜可贺,也很令人羡慕。祝贺淡墨老师,也祝贺云南文学中、中国散文中又出版了一本精品力作。

  《淡墨诗散文选》是一本以诗散文为艺术形式的作品集,因为在中国,此前我们还没有读到过一本真正以诗散文命名和以这种文体贯穿始终的书,所以在艺术形式上当属首创。

  《淡墨诗散文选》的内涵十分丰富,它是生命和情感的诗意雕塑,是人生和地域文化的精神坐标。这其中不乏生活的哲理,更有典雅的生活情愫和社会历史诗情画意的丰富内涵。作品呈现出一种极其唯美的艺术精神,是充满自然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山水图境,一个精神行游者的精神漫游。《淡墨诗散文选》再现了彩云之南的方方面面,诸如《乌蒙山月》、《情系红土地》、《走进滇西》、《怒江》、《渐行渐远的马帮》、《富和山的春天》、《火把节的火》等脍炙人口的篇章都入选其中。《淡墨诗散文选》真正的体现了高原情怀和大山精神,是一部浓缩了的边塞史诗,一部集中后的民族风情画卷。

  著名作家、散文家、原云南楚雄师范学院教授、楚雄州政协专职副主席、云南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马旷源在《淡墨散文精品选》序言中说:

  他写过那么多优美的散文诗,更写了许多优美的诗散文。他的作品美得令人窒息

  散文写到这个份上,已经是诗、诗的散文了。诗散文比诗的容量大,比散文的意境深远。他说,只觉得生命和这夜色一样失去了边缘,失去了边缘,正是他诗散文的特点……

  《淡墨诗散文选》,是淡墨诗散文中的精粹,淡墨诗散文是在散文诗的基础上嬗变和发展,有诗意,有散文,有哲理,有人格的全部魅力融入其中,这便是淡墨成熟了的诗散文。淡墨的诗散文是他在艺术上的又一次突破,是他在更高的艺术层次上的一次勇猛的冲刺!淡墨是艺术探索中的执着者、猛者。

  马旷源教授在还说:淡墨真诚地待人,爱文学,爱他所从事的事业,爱突兀他文学的高原,爱他生于斯长于斯的红土地,扩而大之便是爱人生,爱大自然,爱人类了。淡墨诗散文的内涵就是源于这种爱,因此他不断探索的形式(诗散文)也就有了博大的灵魂。

  我对《淡墨诗散文选》中的大多数篇章几乎都读过许多遍,谙熟于心,昨天晚上我再次把装帧精美、选文精粹的《淡墨诗散文选》翻阅了一遍,越看越觉得,自己这一生能够认识淡墨,并且与他深交,成为忘年交好朋友,真的是我的幸运和荣幸啊。

   淡墨的诗散文作品曾经5次在河南省文联主办的《散文选刊》发表过,总计近十篇,这也是上过《散文选刊》的云南作家中屈指可数的;在河北省作家协会主办的《散文百家》发表过诗散文,总计近三十多篇,在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散文》月刊发表过作品近20篇,这也是云南作家中屈指可数;在台湾《世界日报》、《民生报》、《新生报》、《皇冠》各发表过文章将十多篇,在《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十月》、《随笔》、《青年文学》、《莽原》、《边疆文学》、《当代散文》、《云南日报》、《滇池》、《春城晚报》、《延安文学》等许多杂志,几乎都发表过多次诗散文。

  可以这么说,淡墨早在九十年代就曾经是一个红极一时的散文家了,只是他做人一向低调,性格含蓄内向,那个年代还不懂得像现在的某些作家明星和所谓的大家那样大张旗鼓、铺天盖地地宣传罢了。淡墨从来不张扬自己,几十年默默地在开垦和耕耘着诗散文的红土地。

  现在,他也总是说:这么宣传我,怕不好吧,说我是云南散文家中第一人怕不妥吧?

  事实上他的诗散文,曾经影响过不少云南作家,影响过外省的不少乡土散文作家。据我所知,他的诗散文曾经被一些散文作家学习甚至模仿过,他们模仿淡墨的语言风格,诗性风格、陌生化味道,特别是淡墨的《情系红土地》、《乌蒙山月》、《走进滇西》、《乌蒙山的冬天》、《乌蒙山的春天》,在全国不少散文作者和散文家的散文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学习和模仿的痕迹,而这些学习和模仿淡墨诗散文之作有很多也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了。

  每每翻开《淡墨诗散文选》,我总是被他诗散文的精美所震惊。淡墨诗散文的美,是令人震惊的。是的,我就是要用震惊这个词语来形容我反复阅读淡墨诗散文的感受。爱不释手,欲罢不能,这是我阅读淡墨诗散文的感受。那一种心灵的荡涤,纯洁化,那一种痛彻骨髓的舒爽,是阅读其他人散文所罕见的。这种感觉,我只有在读巴尔扎克、肖洛霍夫、沈从文、孙犁等作家的文章时体验到过。

  淡墨的诗散文之所以给人摇人心旌、震撼心灵的美感,我认为有两个原因,一是云南特色极其突出,二是诗意浓厚。

  淡墨把他创作的文体叫做诗散文,而且从理论高度写过多篇论述诗散文的理论文章,我觉得诗散文这个定性定名是很准确的。写散文而能有诗意,不容易做到。淡墨做到了,而且他的作品几乎篇篇都是诗散文。他选入《淡墨诗散文选》的作品总共就有150篇。他这种诗意的散文打破了一般散文用一般口语写作的惯例,用高度形象化、诗意化的语言来写诗散文。他创造了一套自己的诗散文语言。他的诗散文,诗意浓厚。我认为这一点,跟他诗散文中选用大量云南特色突出的意象有极大关系,比如滇西、红土地、葛藤、山茅草、火把果、鹞鹰、乌蒙山、铜炮枪、马哥头、马帮等等。

  淡墨可以说是个从理论高度来研究和创作诗散文的作家,几十年坚持研究和写作,积累了大量诗散文作品,并且发表了相关的理论文章。
  我自己以为,诗散文,从本质上来说是散文,但不是与抒情散文、议论散文、写景散文、写人散文、记叙散文并列在一个层次的一种散文子文体,也不是与文化散文、历史散文、学者散文、乡村散文、城市散文、小女人散文、行走散文并列在一个层次的子文体。诗散文,特色是用诗歌的语言来写作,必须有很浓厚的诗意。一般的散文,语言上不显出总体有诗意,偶尔出现几句有诗意的句子。诗散文是整篇都洋溢着诗意,甚至每一句子都是诗意盎然的句子。
  这一点,淡墨的诗散文几乎篇篇都能做到。
  比如《走进滇西》、《情系红土地》、《乌蒙山的冬天》、《乌蒙山月》、《酒神》、《打开春天》、《烟雨狼渡滩》等都写得诗意盎然。从篇幅上来说,几乎篇篇都达到了千字以上,从大散文的角度,我们可以把这些作品叫做散文,但从风格美感来说,却像诗歌一般美丽,因此我们称之为诗散文

   淡墨老师的诗散文,还有一个特色就是永远充满激情,燃烧的火把一样的激情。翻开他的诗散文,我总有一种感觉,总觉得他像一个小伙子一样,充满浪漫情怀,充满青春的活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来看看这些文字吧:他狠下心来要走了,像大叶岩角藤一样的爱情都缠不住他(《森林的女儿》)/“一个腰肢很细很细的女人,缠住了高原上一段很粗犷的历史(《庄蹻王滇》)/“一个风流的娇女子,醉倒了整个汴京(《李师师》)/ “一条执意要流去的河,大山都拦不住”“你要变成一条河,用自己的浪花托起他的船(《江河水》)/“滇西是一个情感的泥潭,踩进去就拔不出脚来”“滇西,一个长在深闺人未识的楚楚动人的女子”/“只有在这晚风徐徐地吹拂的时候,滇西人才有了闲暇在月光下用歌谣敷自己的伤口”/“深了又深的草根,总想盘牢红土地的灵魂”/(《走进滇西》)想从前,我自己不就是一个湮没在黑山羊中的孩子么?那时,我是时常被打量的目光混淆为山里的石头的(《文学崎岖路》)……真的,这些美丽得叫人心惊的句子,要多好就有多好,要多动人就有多动人!

  在诗意的营造上,在追求语言的鲜活化、陌生化上,淡墨老师是花过很多功夫研究的。他青年时期写诗,而且写诗的功力深厚,所以才能做到用诗歌的语言来写“诗散文”。他喜欢用云南特色、云南味道突出的意象,修辞格上喜欢用比喻、比拟、移用、移就等手法来写。特别是比拟手法,被他运用得炉火纯青,如行云流水一般。他有意识用比拟来追求语言的鲜活、陌生化、与众不同。一般的比喻和比拟,是把抽象的东西比拟为形象的东西,而陈老师不仅能做到这样,还经常反其道而行,化形象为抽象,化陌生为熟悉,以此来取得出奇制胜的效果。前者比如:传说的根是无论如何也捋不到头的”/“草地在忍耐里绿了”/“诗歌和山茅草无声的在这里发芽”/“红土地,我半边凉半边发烫的梦(《情系红土地》)/“滇西被太阳晒得很黑。滇西有很适宜生育的盆骨(《走进滇西》)/“小松鼠自由自在地啃着阳光”“阳光像小猫的舌头,无声地在舔森林中那帧湖泊”“阳光嫩嫩的金色撒在草地上,悠然的鹿群有如美女散步(《人与山谷》)/“人生实在太陡峭了,小心,把脚踩稳”“滇西的路十分难走,山峦在马背上摇晃,翻过雪山垭口,你便走进一家深山野店。店里有野得动人的山女子用摔得碎的笑声迎接你(《走进滇西》)……后者如那弯弯的红土路,是我作品中无法甩掉的情节”/ “雾,无声地湿了歌曲一样的路(《乌蒙山的春天》)……这些手法的娴熟恰当运用,几乎在他的每一篇诗散文中都存在。这使他的文字魅力无穷。

  《淡墨诗散文选》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了。《淡墨诗散文选》的出版让我振奋不已,我很为淡墨老师感到高兴,一个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老人,如今又迎来他金色的秋天了!我想这本书上市,必将会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欢迎。它的文体意义和艺术探索价值那是无法估量的!

(本文原载:余继聪收藏阳光的博客)

 

[转载](转载)摇人心旌的淡墨诗散文————《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余继聪摄于母校云南师范大学
[转载](转载)摇人心旌的淡墨诗散文————《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余继聪和淡墨)
[转载](转载)摇人心旌的淡墨诗散文————《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自左至右:淡墨 张运贵 吴安臣 余继聪)
[转载](转载)摇人心旌的淡墨诗散文————《淡墨诗散文选》读后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