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的新写的一文,见春城晚报副刊,感谢翔武老师:http://ccwb.yunnan.cn/html/2011-06/24/content_379573.htm
这回从拐角处到“快事帖”了。
从马街淘到小屯
以前淘书我常常到马街,在我的印象里,凡属昆明喜欢读书的人,几乎没有不知道星期天马街旧书摊的。从公交车场门口一直到邮局门口,长长的一条街上,摆满了旧书、光碟、古董、字画等。间或还有卖菜的大妈们跟着凑热闹,卖臭豆腐的摊子也夹杂在其中,卖其他小玩意的就更多了,整条街简直称得上是五方驳杂。高雅的书和俗世的蔬菜吃食摆在一起,这应该是马街旧书摊的鲜明特色吧!摆古董的和卖臭豆腐的挨在一起,卖古董的在熙攘的人流中睡着了,毡帽盖在脸上,口水流到嘴角,卖臭豆腐的生意好得出奇,看到这样的情景,常常让人哭笑不得。
我不喜欢收藏,而且那些古董不知道真假,所以不敢问津。书都是旧书,自然闻不到多少书香了,倒是其他各种气味颇为浓烈。旧书在阳光暴晒下,似乎能听到纸张裂开的声音,霉菌们则从纸间纷纷逃窜,但是淘书人不会嫌脏,乐此不疲一条街地慢慢翻看。那些卖旧书的,几个人聚拢了打牌,一副很悠然的样子,对能否做成生意持无所谓的态度。书店里卖得很贵的书,有时在马街旧书摊上花上两三元就能买到。只可惜马街于2009年拆除了,很多人还在马街拆前的最后一个集会上拍照留念。马街拆除后,我再没地方淘书,心里的失落是可想而知的。
将近一年多,我总是在找寻淘旧书的新去处。向熟人打听,都不清楚,最后却在网上找到了淘旧书的新所在——小屯,那地方简直有点“躲在深闺”的味道。现在,我到小屯要转一路车才能到,不太方便。小屯旧书摊虽然规模扩大了,但淘书人与马街相比少了很多,显得很是冷清,再不复往日马街熙攘的气象。在那个规定的空间里,卖书人依然聚在一起打牌以来消磨难熬的时光,叫半天“买书买书”,卖书人半晌才会应一声,接着继续低头打牌。很多旧书被卖书人像垃圾一样丢成一堆,没有十足的耐心,你是很难从一堆书中挑出一本好书来的。书终于不像在马街一样和菜摊摆在一起,空气里纯粹是书的味道了,但是没了多少人问津的旧书其腐朽的速度是否会更快?但愿我的担忧是多余的。追念半天,我还是喜欢马街特色的旧书摊,大家摩肩接踵地挤在一个书摊前,争先恐后地看书,那气氛尤其热烈,旧书非抢着淘似乎不能显其分量。
从马街到小屯,书摊上少了一种鲜活实在的气氛,于是每次到小屯,我都会念起马街的那些时光来,人或许都念旧吧!
http://ccwb.yunnan.cn/page/18/2011-06-24/A216/44991308856574812.jpg
春城晚报新芒市版发一文,再次感谢该版杨丽坤编辑,这是我四月份以来,第六次在该版露脸。
http://xms.yunnan.cn/html/2011-06/24/content_379413.htm
“普通人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