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43.5亿美元表诚意
(2008-12-19 10:18:17)
标签:
杂谈 |
尽管早有预测,李嘉诚旗下和记电讯国际真正派发巨额特别股息时,仍令市场大为惊愕。
2008年11月12日,李嘉诚旗下香港旗舰公司和记黄埔(Hutchison Whampoa)子公司和记电讯国际宣布,公司将派发特别股息,计划将337亿港元(约43.5亿美元)的现金用于股东分红,约合每股7港元。
和记电讯国际在声明中表示,派发特别股息与公司资本结构有关,同时也因为如今的市场缺乏新投资机会。
这一消息大大提升了投资者的信心,和记电讯公司股价在11月12日香港市场的交易中一度暴涨31%。
派息的此笔现金来自和记电讯国际2007年5月出售印度分公司Hutchison Essar的收益。沃达丰以109亿美元的价格并购该分公司。
Hutchison Essar为印度第四大移动电话运营商,并购之后改为Vodafone Essar。和记电讯国际在此次交易中获得约89亿美元收益,已于2007年6月派发41亿美元特别股息。
和记电讯国际当时称将保留剩余利润,准备用于其它新兴市场的并购,但这一计划随着市场的转冷而最终落空。
作为和记电讯国际大股东,李嘉诚旗下和记黄埔和长江实业(Cheung Kong)将收获27亿美元。
和记电讯国际行政总裁吕博闻曾考虑过大量交易,但无法就“股权结构、管理和价格”达成一致,估计下半年情况不会出现很大改变,因此决定特别派息。
花旗银行此次派息后,和记未来两年再派股息的机会就小了,这反而影响股票的评级。
IG投资公司的分析师Tim Leung对于投资者而言,这无疑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如果不能用手中的资金进行合适的投资,那么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报投资者往往是最佳方式。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William Bratton由于市场环境不理想,大幅扩张不合时宜,将闲置资产分红不失为回报股东的好办法。
《21世纪财经》两次派息近14港元,这足以让不爱分红的国内上市公司羞愧。
《竞争力》李超人的分红其实是在维护和回报投资者的信心与信任,保持一种良性循环,这恰恰是惟一能够超越市场环境的投资。
此文刊于三联《竞争力》2008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