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简介)诗集《山重水复》后记
(2022-04-15 10:35:20)
标签:
诗集《山重水复》后记诗人王天成文学文化 |
分类: 著作简介 |
诗集《山重水复》后记
王天成
这本诗集取名为《山重水复》,一是想点明文学创作的自然环境;二是诗集中收录了不少山水田园诗;三是暗合了自己的创作心境,目前创作正在寻求突破,希望讨来好的兆头。看到书名《山重水复》,读者一定会联想到宋代陆游的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诗句中蕴含的哲理,不知给多少人带来了希望。
这本诗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自由诗;第二部分是格律诗;第三部分是词。收录了自己2019年至2020年创作的300百多篇诗词作品。
自由诗的创作,追求自然灵动,清新淡雅;注重情感、意象、意境的契合;力求构思新颖,情感真挚,虚实相生,语言凝练,意境优美,把自己真切的内心感悟和复杂的情感体验,用简洁的文字表达出来。
格律诗的创作,追求韵和境美,主题鲜明;注重炼意、炼句,既保留旧体诗的凝练集中,又渗透现代诗的时代气息;力求从身边寻常事物中发现诗意,捕捉诗意,升华诗意。
词的创作,追求自然流畅,意境优美,格律规范;注重情感体验,个性表达;力求注入现代元素,实现个人意识与公众意识的共鸣,达到情景交融,含蓄隽永,构思精巧,言简义丰,读之回味无穷。
这本诗集中收录的作品,涵盖了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立足乡土,表现淳朴乡情的;有顺应自然,感受四季变化的;有寄情山水,关注人文景观的;有放飞思绪,任意联想想象的,有激励学子,永攀知识高峰的;有赞美先锋,歌颂闪光人物的;有洞察社会,提出善意警示的;有聚焦细节,表达内心感动的;有体察万物,捕捉灵感火花的。特别是其中一些作品,热情歌颂了退耕还林、精准扶贫、抗疫中涌现出的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彰显了时代精神,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理念。
2019年10月28日,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在全国诗歌座谈会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就是我们所处的历史坐标。”
大会交流时,叶延滨发言强调:“努力提升诗歌精神的时代高度,是中国诗人特别是百年新诗历史证明了的诗之大道;努力开拓诗歌题材的社会深度,是中国诗人在改革开放40年所做的最重要的工作,也是诗人今后应该继续努力的方向;努力锤炼诗歌语言的艺术精度,是每一个中国诗人的天职和担当。”
全国诗歌座谈会,吹响了诗歌创作的号角。诗人是时代的歌手,有天下情怀,有责任担当,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进程中,一定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诗歌创作的艺术风格是有流派的,大的流派有两个:要么深奥丰富,要么明朗单纯。我更喜欢后者,追求用浅显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
诗意地生活,就是幸福的生活。诗人深入生活,体验生活,表现生活,有情趣,有感悟,有发现,形成作品,生活得很充实,就是最大的收获。至于能否在报刊发表作品,不能太在乎了。诗人最快乐的时刻,就是写出好作品。诗人的作品问世,就是社会精神财富,就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好作品的艺术境界高,艺术生命自然就长。
出书过程中,老作家刘谦,百忙中挤出时间作序,写诗评;我的乡党李全文和刘一江为我过去出版的诗集写了读后感;著名作家高建群百忙中为我的诗集题写书名;四川悟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潘洁主编及工作人员对我出书鼎力相助。这里对所有帮助我出书,鼓励我写作的人,表示真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