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信息迅捷传播时代,我们为何依然热衷3·15?

(2018-03-15 23:40:18)
分类: 我的评论
留心了下今年《牛城晚报》报道过的3·15消费者维权案例。

有两方面比较集中,一个是预付款问题,一个是商品房问题。

预付款问题主要是说,在什么店面存钱办消费卡,结果卡里的钱还没用完,或者是根本还没怎么用,店面就关门大吉了。更让人生气的是,店面老板这个时候就开始玩失联,手机打不通,通了也是跟你玩躲猫猫,反正就是不退钱。商品房甚至有“一房二卖”的,老百姓几十万块钱辛辛苦苦买个房,合同也签了,钱也付了,最后发现这套房子竟然卖给了两户人家。别说你心大,这种事儿,换谁谁也着急。有读者给我们留言说,这算不算合同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可是要判刑的。

早几年前,我们就说,我们要实现的是天天都是3·15。可是看到这么集中的投诉,我们还是觉得,消费者挺注重这个节日。一个消费者甚至把电话打到我这里,说要和我唠叨唠叨无良商家的事情。其实我的手机属于私人电话,也不知道他是怎么知道我的联系方式的。我想说的是,在现在网络传播这么发达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其实还是特别看重报纸、电视这些媒体,希望在这个消费者自己的日子里,可以通过我们这些媒体把平常商家一直推脱、一直不给解决的问题给解决掉。

我们,只是负责报道。问题真正的解决,一个是要依靠职能部门看到这些报道后,能够主动介入,因为这是他们的权责范围,是权力,也是义务;另一个是涉事商家看到这些报道后,能够感觉到压力,自己主动把这些问题解决了。也有一些被投诉的商家说,消费者是无理取闹。我们不排除有些消费者也许会有比较过分的要求,但是对于大部分消费者来说,没人愿意主动找麻烦,你提供给我的服务和商品如果都能够按照约定的来,我何苦搭着我的精力去反反复复找你?我是闲的没事了,就愿意和你去聊聊天儿?

车的投诉也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有车商说,你们的报道如果影响了我们的销售,我们不排除采取什么什么渠道办法。其实顾客都投诉到报社了,车商还不能正确地去对待问题。如果真因为哪一篇报道影响了车的销售,那根子上也是因为你的服务没做好,至少你没让顾客满意。这个时候,对商家来说,更应该思考的是,事情怎么就发展到了这一步?商品质量问题?售后服务问题?其实不光是买车,对于很多销售来说,问题都是可以在消费者投诉到媒体、职能部门之前解决的,只不过在很多时候,商家站在了自己的立场上,对消费者有时候很明显的问题,就是不愿意解决。因为如果我刚买一个手机好好的,我不会天天去找销售商,告诉他我的手机有杂音;如果我刚买一套房子好好的,一切都按照合同规定的来,我也不会莫名其妙地要求退房。有一些地产商超过了规定的时间好几年也不交房,实在被逼急了,就告诉消费者,那你退房吧,当初的买房款我全款退给你,而且还给你利息,就按照银行最高的利息给你。其实智商负数的人也明白,几年前的房价和现在的房价是一个级别吗?房价这两年的上涨,是银行利息可以弥补的吗?

很多道理,不是商家不明白。只是当商家遭受顾客索赔的时候,他会下意识地站在自己立场上,想要减少索赔损失。而且,这里头有个规律,越是大的商家越会注重自己的社会信誉问题,遇到商品质量纠纷的时候,越会积极解决,有些甚至会满足一些顾客超出正常范围的一些要求;越是小的商家,越会轻视顾客的索赔要求,觉得无所谓,你愿意找媒体曝光就曝光,你愿意找工商就找工商,反正我无所谓,大不了我换个牌子接着干!一方面,我们说当企业成长到一定规模的时候,他的信誉感越强烈,他的社会责任感越强烈;另一方面,这里头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成,正是因为这些企业还在“起于微末”的时候,就注重产品和服务质量,注意顾客的感受,才能一步步做大、做强?这里头肯定有这方面的原因。

这是一个商品无限丰富的时代,这也是一个商业竞争的时代。这,也是一个信息传播无比迅捷的时代。

在包括报纸在内传统媒体被唱衰的大背景之下,在3·15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消费者依然把选择票投给这些传统媒体,本身就是一种会引人思考的社会现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