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邢台国际自行车赛,隐藏着农村发展的“势”

(2017-08-27 11:30:28)
分类: 我的评论
这次邢台自行车赛,给人印象最深的事情之一,无疑是农村的美丽。

邢台县,沙河,太子井、路罗、浆水、蝉房、渡口……这些村庄乡镇像是珍珠一样点缀在赛道之上,加上刻意的修葺和整治,沿途的每一个村,都建设了符合该村特色的游园或者村标、乡标建筑。你比如说在太子井,就有酸枣树的巨大造型标志,因为这个乡,是很有名气的酸枣之乡;在浆水镇,自然就是突出苹果小镇的特色;在渡口,就有一个船的造型标志;即便是在我老家御路,也有一个茶棚的建筑造型,因为这个村以前就处于交通要道,来往客商喜欢停在这里歇脚喝茶解渴。

还有,很多。

我们惊诧于乡村的美丽。很多人会在心里说,原来,乡村也可以这样。

如果说这次自行车大赛有一个意外的收获的话,就是以这样一种冲击眼球的方式,重新唤起了很多人对乡村的注意、对乡村的热爱,甚至让人隐隐感觉到了乡村崛起的一股时代力量。并不仅仅是突击整治的原因,这之前就有很多、很多铺垫的东西和内容存在。中国传统古村落的申报、建档、评比,就让我们以另外一种眼光开始重新审视以前我们觉得是破砖旧瓦的农村;邢台美丽古村落的展示,让我们发掘,原来在深邃的太行山脉之间,在离我们不远处,竟然还有这样可以上升到历史、上升到美学、上升到旅游意义的地方存在。更深层次的一种力量是,在中国经历了农村人口向城镇人口的迁移的过程之后,很多人开始向往起天道自然、传统的田园生活。家庭轿车的普及,也让在农村居住、在市里工作成为一种现实的可能。这是人的心理对农耕生活的一种复古式回归。这种回归,和国学的回归,和我们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质重视的回归,都是一脉相承;或者说,这是同一种趋势、同一种心理在不同地方的不同表现而已。

中国城市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程度。

中国农村以前的人才现状是什么呢?是一部分青年留在村里种地,成为传统农民的一种延续;一部分精英青年,到外头打工;还有一部分更精英的青年,通过考大学,从根本上变成了一种城里人。农村的精英人口,就这样分层流失。农村培养了一部分精英青年,但是这部分精英青年从农村走出去之后,除了逢年过节还回家看看,却并没有对自己当初出走的农村有什么实质性的反哺。这种状况,从村官政策开始实施之后,有了一种国家层面的导流和改变。未来,我想还会有村医政策。在城里就业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通过政策性的设置,把当初从农村走去出的那部分青年,再吸引回农村,一方面是解决了就业问题,另一方面是让农村开始真正拥有一批高学历的人才。

这是一种通盘考虑了就业、城乡发展、中国发展的国家设置。未来,有没有可能把大学生村官纳入公务员编制?未来,有没有可能,设置更多的大学生村医,纳入和医院一样的事业编制?未来,有没有可能在农村设置更多的有编制的岗位?如果是这样,这样一种设置、这样一种岗位,对大学毕业生的吸引力是显而易见的。当大批量的精英人才,被国家设置所吸引,主动或者被动地在农村工作,我们的农村会发生什么变化?现在很多村小学,都是正式的大学生教师,这就是一个参考。农村学校具有正式编制的老师岗位,未来在农村,可能在其他岗位你都会看到。

评上一个传统古村落,就有几百万的资金划拨用于这个村子的保护和建设;美丽乡村的建设,应该也有财政资金的支持。在住房、交通、人口、教育等城市问题越来越多出现,在城市的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从国家层面上真正重视和投入农村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我们看西方发达国家,觉得他们的农村有农场、有别墅,我们觉得他们的农村发展真好。未来我们中国的农村建设,也会是这样。这是一种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一种经济规律。
你会在邢台看到更多特色小镇的建设,你会在邢台看到更多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发展,你会在邢台农村看到更多美丽乡村的建设。这是一种势,所谓势,就是社会发展到了这里,人的力量、管理者的力量去推动它加速这种变化。

邢台国际自行车赛的举办,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势。这也算这次大赛的一种意外收获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