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楼轻生的研究生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悲剧
(2014-12-09 15:39:47)| 分类: 我的评论 |
我们太不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
昨日上午,郑州花园北路城中村邵庄,一名刚刚研究生毕业的小伙疑似因求职屡屡受挫跳楼自杀。他给弟弟发的最后一条短信是:“我走了,你照顾好咱爸妈,我没能力。”小伙今年9月才从山东理工大学研究生毕业,之前找工作并不顺利。(郑州晚报 12月9日)
研究生毕业,后边就是成家,然后立业,多么美好的事情。无法想象,小伙子的父母得知这一噩耗之后,会是多么的悲伤。
我也看到了身边有人在坚持考研。研究生就业已经很成问题,我不反对考研,但我想在考研之前,我们应该先弄明白,你为什么要考研?是为了更好地就业?还是为了追求更高的学问和提高自身的修养?如果是后者,条件许可的话,你尽管去考,如果是前者,还真是要慎重了。因为当你读书读到快30岁,你会发现出来找工作的压力依然会很大,这个社会并不会因为你是研究生,就对你格外照顾多少。
城市还好一点,很多双职工家庭条件都还可以。但是对于农村来说,供出硕士不容易,都期望有高回报。农村人观念里,公务员、机关单位这种稳定的工作才算好工作,去什么民营那都不算正经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资一般的工作,村里人还鄙视你白读书,不如人家初中辍学打工挣得多。很多人的观念里,读书就是为了挣钱,挣不了你就等着被唾沫淹死。在这方面,读书人早已经被绑架了,我们的社会还处于一种畸形状态。
这个研究生可能是一时想不开就抛弃了这个世界。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根本不在他,在于这个社会的可悲。读了半辈子书,学不到足够用的可以维持生存的技能,没有受挫能力,跳楼的小伙儿也绝会是这一个研究生的个例。我们的研究生招生,或者我们整个社会,不是把研究生当成了一种提高自身修养的所在,而是当成了一种可以暂缓和逃避就业问题的“罗马小道”。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但是你通过考研这种途径暂缓到达罗马,无论是对我们社会来说,还是对个人来说,都是一种“就业麻醉剂”。当你醒来,社会和个人都会发现,就业难的问题如故。
每个人的生活都不容易。你可以观察观察观察过城中村这种聚集了不少外来务工人员的地方,他们中有初中生,有高中生,有农民工,也有大学生,他们的职业有公司高管、行政人员、销售人员、小商小贩等等,压力大、工资低、竞争强,也许有很多困难,但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个城市打拼,在坚韧不拔、不忘初衷地生活下去。
就像龙应台说的,我们的社会人们都在要求孩子拼命学习如何成功冲刺一百米,但是没有人教过孩子们:你跌倒时,怎么跌得有尊严;在你的膝盖破得血肉模糊时,怎么清洗伤口、怎么包扎;在你一头栽下时,怎么治疗内心淌血的创痛,怎么获得心灵深层的平静;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时,怎么收拾?
天堂安好,那里可也充满了就业压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