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控烟了”何时不再纸上谈兵
(2014-11-25 16:19:21)分类: 我的评论 |
又,要控烟了。
国务院法制办24日公布了我国首部《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送审稿首先作出了明确规定。(新华社 11月24日)
我们为什么说“又,要控烟了”呢?因为印象里,好像我们一直在说要控烟,已经记不清楚说了几年了,但是我们知道的实际情况是许多室内公共场所依然是烟雾袅袅。所以,这个控烟条例,就一下子和带薪休年假条例并列了,并列全国两大只说不做,或者是说的多、做的少的条例。
确切说,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2006年在我国正式生效算起,我们已经控了8年的烟草。然而,这么多年的努力,全面控烟在中国仍然举步维艰。烟草的危害不重复了,一些烟民甚至说“抽烟是自由”,没人规定不允许你抽烟,但是在你有抽烟的自由的同时,别人也享有不抽二手烟的自由。
所有室内公共场所一律禁止吸烟-------这个规定好,但关键在于执行与落实。简单地问一句,如何管控,110管吗?餐厅里面早说了不能吸烟,有谁来管?不是没有控烟的法律条文,现在的问题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光是把法律条例修了又改、改了又修,除了给各路法律专家提供展示自己才华和报销车马费的机会之外,我们真正要问的是这些控烟条例的执行力在哪里?当前要解决的更为急迫的事情,不是要制定多少执行不了的法律法规,而是将已经制定好了的法律法规实实在在地执行好,否则,制定的再多,也只能是一纸空文,比不制定更可怕。
有人建议说应该将公共场所的摄像头与公安局联网,凡有吸烟者发现即可以报警,由公安取证按脸罚款;并且强烈要求对违规吸烟者进行重罚,第一次最高罚1000元,第二次2000元,第三次3000元,以此类推,上不封顶。这个规定看似随口说说,可是真要执行起来,比所有的条条款款似乎都管用。但是从这个《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送审稿)》里,我们看不到这些严厉的控烟规定。所以说,我感觉现在政策禁烟更像是个催化剂,是改变公众观念和习惯的催化剂,期待通过这样的政策,再加上时间的帮助,去慢慢完成和巩固这种控烟习惯。实际上,在没有更严厉条例出台的情况下,我们现在的控烟执行力更多的还是把希望寄托在了个人的素质和公德心之上。有些烟民虽然烟瘾大,可人家不会在公共场所吸烟,有些人似乎为了表现自己多成熟,随便什么地方乱吸烟,如果法律不说话,如果保安不说话,这就是公德素质的问题了。
期待不再是纸上谈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