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矛盾逼出“医而忧则武”?
(2013-11-06 14:42:4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看了这种新闻,其实我们挺难过的。
11月5日,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医患矛盾,上海华山医院邀请宝山公安分局专职教官倪军向医院职工培训面对暴力侵害时的正确自卫,以及安全的现场处置方法。同日,中山医院也邀请世界跆拳道联盟黑带四段高手,前来传授防身绝招,吸引了大批医护员工。(《东方早报》11月6日)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医生也成了一种危险职业。当你在门诊给患者看病的时候,突然从门口冲进来一个“暴徒”,手持大砍刀,二话不说,抡圆了就往你身上招呼,血案,瞬间发生。
这样的事情,在各地已经有很多。事后查明,所谓“暴徒”,往往是些在血案发生的医院里看病的患者,或者是因为医疗矛盾纠纷,或者是因为医疗费用,或者是因为自己感到绝望,也或者,完全是因为对医生的误解。那些,工作在一线的医护人员,成了他们发泄自己不满或者绝望情绪的人肉盾牌。
这些纯粹属于临时抱佛脚的防身功夫,竟然会“吸引了大批医护员工”。 被逼到一定份儿上,人总要学着自保。以后“武术”这门技能,会不会成为医学院学生的必修专业课?只是我们不知道,如果没有一个彻底的“医改”,医患矛盾不能彻底解决,医疗价格不能彻底地降下来,各种药品、药械提成不能彻底地从医护人员的灰色收入上抹去,那么,这几手功夫,能不能真正成为医护人员的护身符?所谓“功夫再高,也怕菜刀”,如果上述的种种现象,我们做不到,那么即便是大侠郭靖从天而降,大约也彻底杜绝不了这些带有报复性的血案的继续发生。
那些在一线辛辛苦苦工作的医护人员,只不过充当了我国现行医疗体制积重难返的痼疾的最后的“肉盾”。而一些手中有些权力的医护人员和医疗界的种种痼疾又因为利益,纠纠结结在一起,现实中,也成了医改不能够彻底推行下去的“千头万绪”的阻力之一。
小贩被打,小贩习武?城管被打,城管习武?学生被打,学生习武?老师被打,老师习武?记者被打,记者习武?为什么武术在现代社会式微,因为很多事情不需要、也不能靠武力去解决。我们需要社会道德规范,我们需要法律,我们还需要能够润滑社会的种种教育、医疗行业体制。
防身就防身吧。对医院来说,花钱请教练还不如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加强医生和护士的医德培养,完善医院硬件软件设施,给患者提供良好的医治环境,从根源上解决问题,杜绝医闹事件的发生。而最根本的,还是要有赖于公益性医改的彻底推进。
正常医患关系的建立,不能、也不应该沦落到以暴制暴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