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军昱
张军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32
  • 关注人气:24,3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人猝死银行:是制度的悲剧,还是人的悲剧?

(2013-10-17 10:46:59)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又一起银行悲剧。

 

上次是硬逼着家属请120的医护人员抬着70岁的患病老人去银行改密码,这次后果更严重,广东高州一老人因为中风无法行动,在反复开证明信取钱未果之后,儿子只好按照高州农信社“打针你就拔了针头让他过来”的冷血要求,用双轮木板车把中风病重的老父亲拉到农信社,在要求农信社道歉未果的僵持中,老爷子在银行当场猝死。(《南方农村报》10月17日)

 

冷漠而丧失人性的规定,说的天花乱坠的服务承诺,在这悲剧面前瞬间冰冰凉。

 

我们理解银行的硬性规定,否则的话,储户的利益也没办法保证。但是能把“规定是死的”,到最后演变成“人也死了”,就是银行的冷漠和过失了。我记得在前几天银行逼着家属和120医护人员抬着70岁老人到银行改密码的时候,就有一个网友留言说,他也曾遇到过这种事情,但是当时银行的做法是,派工作人员亲自到家里核实了老人情况,顺利地把钱取了出来。一提到这事,这位网友至今仍对银行的工作态度竖大拇哥。

 

不是不能,而是不愿、不做。事后,高州农信社方面也解释说,他们也有规定,“如果确实是病重,可派员到现场核实。”“这不是整个信用社系统的问题,是个人的问题。”并且,把这一悲剧归咎于“当事工作人员不熟悉业务”。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当时在场的恐怕不止一个工作人员,即便是当事工作人员不熟悉业务,难道在场的其他工作人员都不熟悉业务?

 

高州农信社的前台人员也可以想一想,如果是自己的老父亲重病在床,他是不是也会把自己的老父亲抬到银行取钱?如果是自己的上级面对相同的情况来取钱,他会不会要求自己的上级把老父亲也给抬到银行?

 

郑州市惠济区长兴路辖区的一名年轻夫妇跑了二十趟,孩子都快生了,也没把一胎准生证办下来。媒体曝光之后,有关部门迅速把准生证当场交到了这对年轻夫妇手里,当事工作人员也被停职。不要一味埋怨前来办事的群众,没把手续带全,或者说按照规定怎么怎么样;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媒体曝光之前手续没带全,媒体曝光之后,手续就带全了,规定也不是原来的那个规定了?类似事情,这一段时间影响比较大的,还有10月11日晚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曝光的,河北省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人员态度粗暴、刁难办证群众的问题。

 

手中的职权是用来为群众服务的。如果把这种职权,用来“刁难群众”,看人下菜,甚至是看“礼”下菜,这种职权就是异化了的职权,不但不能服务群众,反而成了大家所憎恶的一种存在。

 

但愿这样的银行悲剧,不再发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