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堵动车门不应批评教育了事
(2013-08-20 16:05:31)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只因同伴未及时赶上火车,两男子竟然强行堵住动车车门。致动车在汉口火车站滞留半个多小时,车上近200名准备到武汉站换乘高铁的乘客,也不得不临时改签。面对乘客指责,两人非常蛮横。民警对堵门男子进行了批评教育。(武汉晚报 8月20日)
在个人的素质和认识背后,这里已经涉及到了对社会秩序和社会公共安全的一种危害。
但是,我们想不明白的是,歌手吴虹飞在网上开句玩笑就能被刑拘,这样大摇大摆、蛮横之至地堵住动车门半小时,民警竟然只是批评教育了事?这真让我们搞不懂本来应该很严格的执法标准为什么也能这样摇摆?面对这样的双重执法标准,也难怪有网友会发出疑问:“这两名男子胆子大到敢赌动车、事后的处理又轻描淡写,难道他们有什么背景不成?”
2013年7月份,上海一名男子因为差一点被关在车外头,上车后骂骂咧咧,挥拳把司机打晕,以致公交车失控,像一匹脱缰的野马一样冲上了人行道,幸好没有造成大的伤亡。这名男子事后也因为危害公共安全被刑事拘留。类似一些,还有在飞机上闹事被拘留的。像是公交车、火车、飞机,这些公共交通场所,都事关好多人的人身和生命安全,在这些地方无理取闹,甚至发生更进一步的危险行为,很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公共后果。
一方面,是作为一个社会的正常人,即便是再怒火冲天,也应该约束自己不去做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另一方面,对这类事情,我们也应该严格执法标准,给社会做出一个法律范本,让更多的人明白这样做是要付出法律代价的以及要付出什么程度的法律代价。
歌手吴虹飞刑拘释放后,在微博上宣城要自曝“睡觉名单”,而且这些男人“都是有口皆碑的、才华横溢的,大好人”。吴虹飞的这一“准备讲讲跟我睡过觉的男人”在网上很快引起了一轮微博转载高潮,而事后证明这也只是吴虹飞发泄自己对 “扬言炸建委”被刑拘的一种“不满”,一种“反讽”。
一条开玩笑“炸建委”、转载量最开始只有几十条的微博差点把吴虹飞送进了监狱。从后边自曝“睡觉名单”上来看,吴虹飞在这件事情上,受伤不轻,甚至都有可能颠覆她的世界观。但是在堵动车们这件事情上,我们的处理却又轻飘飘,像是“无根之萍”。对许多人来说,“危害公共安全”其实是个比较陌生的说法,正因为陌生,处理起来的时候,我们才要慎重,而不是一边儿批评教育一下,另一边就是“十恶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