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考研保安与少林寺火头僧
(2013-08-06 15:53:57)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大学考研保安身上流淌着“正能量”
张军瑜
张团政不是第一个以这种方式吃到螃蟹的人。
中国人民大学保安员张团政,被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录取为法律硕士研究生消息,昨日经人大新闻网发布后广受关注。(《新京报》
8月7日)
此前,还有过北大保安队19年走出300多名大学生的新闻。一名叫做谭景伟的北大保安更是登上了北京大学的讲台,给那些天之骄子们去讲《论语》。此外,这名保安还出了一本书,叫做《一位保安的〈论语〉心得》。
这似乎是武侠小说里惯用的叙事方式。
少林寺的一位火头僧,平常就是给其他和尚做做饭,不显山不漏水的,但是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一本诸如叫做《易筋经》之类的武林秘籍,然后自己又勤奋练习,终于在少林寺遭遇劫难的时候,突然爆发,挽救了少林寺的浩劫,自己也从此扬名江湖,不用再去辛苦做火头僧了。
大学对少林寺,保安队对伙房,保安对火头僧,然后研究生又对武林高手。这两种事情,有着相似度很高的契合点。在实际到不能再实际的现代生活当中,保安员张团政考上研究生这样的故事,就像是一种江湖色彩很浓的传说,你可以从中印证许多格言、警句,以及大道理、小道理。比如说“奋斗让人成功”,比如说“一分汗水一分耕耘”,比如说“天生我材必有用”,甚至比如说“失败是成功的妈妈”。用一句时髦点的话说就是,张团政们身上体现了“正能量”。
相对于沸沸扬扬的李天一案,相对于在某种力量的支持下年轻干部的火箭式提拔,像是保安张团政考上研究生这种事情,它里边所体现出来的这些东西,就更容易被人喜闻乐见和惊喜。因为他不是靠所谓的“拼爹”、“拼钱”,他是在靠自己的努力去最终实现一些东西。尽管这些保安的求学之路,并不完全一样,但是这种区别于“拼爹”、“拼钱”的个人奋斗,却一如既往地赢得了我们的心。
他们就在大学这个书香气很浓的环境里工作,他们有机会聆听到大学教授们的讲座,他们不甘心一辈子做保安,他们利用自己的环境优势,再加上自身的努力,他们终于至少是暂时地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们支持考研成功的保安张团政们,就是在支持我们自己;也是在支持这个社会去浮躁化、去喧嚣化、去“拼爹化”,在支持这个社会更加纯净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