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凶名”是怎样炼成的?
(2013-06-05 16:12:34)
标签:
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城管这两天“凶名”很盛。
先是有延安城管跳踩商贩头部,再有安徽濉溪城管围殴一拍摄城管暴力执法的高三生,致使这名高三生留下身体和心理的双重阴影,被迫放弃高考。(《中国青年报》 6月5日)
我们不由得要问号称“人民城管人民爱,人民城管为人民”的城管群体究竟是怎么了?是什么让他们对手无寸铁的市民们动不动就大打出手?
城管的工作可能的确有难办的地方。因为工作对象面对的常是小商小贩这些弱势群体,因此在发生纠纷的时候,人们很容易把同情的纸牌押在这些弱势群体身上,给予城管的也往往是批判与谴责。但这却并不是城管可以把暴力执法当做一种常用工作方式的绝对理由。一而再、再而三地,城管打人的事件在全国各地纷纷上演,这说明不是哪一个地方的个别城管或者是城管队伍里的“临时工”有问题,而是城管这项工作的整体出了问题。
城管“出生”的时候就陷入一种名不正言不顺的执法怪圈儿。这些年各地城管权力一步步扩大,城市街面秩序、环卫、园林、公共交通、市政维护、沿街门市、旧城改造、拆迁,这些年甚至是违章停车也归城管负责了。最开始成立城管组织,是为了解决城市管理“多部门执法、多部门扯皮”的问题,但是随着城管的权力膨胀式扩大,集多种大权于一体的城管部门在工作中的各种弊病也一一显现了出来。而且随着这种权力的膨胀,也加速了城管“谁都不服,谁都不尿”的权力心理;这从一些地方的城管不但和普通商贩、市民经常爆发冲突,而且时不时地还会和交警、特警发生天冲突这些事情,可见一斑。城管这样喜欢暴力执法,和他们多以七八个、十几个,甚至更多数目的群体出现,以及单位领导的默许甚至是纵容,也不无关系。
要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
城管这样肆无忌惮地表现,也让城管成了和市民之间矛盾最多的部门之一;取消城管,另寻城市管理方式的呼吁也开始在民间出现。如果这样的呼吁多了,如果城管暴力执法的新闻不断出现,如果城管部门不能从根本上反思和杜绝这种暴力行为,那么,取消城管部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到那时候,我们又该怎么去评价城管这个“历史名词”?我们又能寻找出怎么样一种不是城管的“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