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同样是捡钱,差别咋就那样大呢?

(2013-02-06 16:46:59)
标签:

娱乐

分类: 我的评论

同样的事情,两样结局。

一件事发石家庄,2月2日,王女士从银行取了4.3万元现金,不想走到休门街时被风吹散,路人见状纷纷捡拾,之后一分不少地送到王女士手中。(2月6日 《河北日报》)

另一件事发上海,2月3日下午1时许,一位农民工在路口不慎将手中的1万余元钱款撒落在地,有路人见状哄抢,最终这位农民工仅捡回3700元。

由此对比,在网上甚至引发了石家庄和上海两地的地域之争。由一件事就得出哪一个地方的人更厚道的说法,不免以偏概全。但是同样性质的事情却完全相反的两样结局,还是让人给这两个城市分别加分和减分不少。

捡到了钱归还失主,而且失主还就在身边,这似乎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如果说面对歹徒、小偷,并不是每个人都敢上前大喝一声,还有情可原的话;那么,一个农民工不小心把钱撒落在地,这个时候众人不是帮忙捡钱,而是哄抢逃散,这种行为就足以让人鄙视。这和人的从众心理有关,这和人基本的修养有关,这也和人刹那间作出的选择有关。

在捡钱的瞬间,如果有人带头把钱归还给失主,那么后边的人很可能跟着就把钱还了;如果前边的人带头把捡到钱据为己有,那么旁边的人可能也会有样学样,这就是“羊群效应”。这不同于偷抢,面对满地撒落的钞票的钞票,他捡到了即便是据为己有,从法律上说,也不可能把这个人真正怎么样,这个时候这个人平常的行为准则就会起到一种根本的作用。面对镜头,我们都可以是伟人;而只有在这种没人监督下的诱惑,才可以真正释放出我们内心的善与恶、真与伪。

在这件事情上,喜欢自称“庄里人”的石家庄人,脸上似乎都很有光;而上海,无疑是收获了相对负面的城市印象。网友“@新民周刊杨江”甚至认为,上海农民工近两万块钱工资散落遭哄抢这件事,经过媒体和网络的传播已发展成为“公共事件”。一件、两件事情,无碍于一个城市的形象,如果由此引发“城市地域”之争的话,那未免又陷入了一厢情愿的地域想象。

但是,无论是事情本身,还是事后大家泾渭鲜明的态度,还是让我们看到了大家对真善美的一种渴望与追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