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军昱
张军昱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832
  • 关注人气:24,36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农民究研生”是社会和个人的双重纠结

(2012-10-17 11:23:21)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农民究研生”和个人的双重是社会纠结

 

无论怎么说,苗卫芳的经历都不是一个喜剧。

 

41岁苗卫芳是河北大学2008级研究生。毕业后没找到“铁饭碗”工作,最终回村种地。苗回乡后,其父压力巨大,服毒自杀。有村民以苗卫芳为“反面教材”:这么多年学都白上了,以后不要跟他学。(《河北青年报》 10月17日)

 

这件事情的发生有着一个学历贬值、工作难找的大背景。大学生,也包括研究生早已经不是什么“天之骄子”。连续的本科扩招、研究生扩招,早已经把昔日的“天之骄子”扩成了“大下饺子”。如果是县里的生源,以前的研究生毕业很少,很少有能继续回到县里工作的;但是现在,即便是在县里的小学,你也能抓到大把的研究生。

 

这,已经是许许多多的本科生、研究生们不得不去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

 

苗卫芳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个人的因素纠结在里边。从他41岁的年龄,我们就知道他自己走的原本就不是一条正常规律的求学之路。他是属于那种先工作,然后为了改变命运,又自学考研的那种。他的梦想是能找到一个正式工作;虽然有学历,但是他的年龄早已经超过了类似于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的年龄上限;他找过好多工作,基本上是没干多长时间就辞职走人,反复的辗转奔波,也让他错失了一些原本还算可以的工作机会。

 

性格,年龄,也包括了“情商”之类的东西,都是在他找工作这件事情上致命的不足。

 

个人和社会的双重背景,最终让苗卫芳决定暂时回家务农。原本如此。但是这件事情的最大负面之处在于,作为一个小山村儿里有史以来的第一个研究生,苗卫芳原本是村里的骄傲,但是自从他回家务农和父亲出事之后,他就成了村里的“反面教材”,也成了“读书改变命运”的负面注解。而且,这件事情的影响现在已经从一个小山村里开始向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内扩散。按照常理,一般的研究生、本科生毕业后,即便找不到很满意的工作,但是找个差不多的工作、混个生活还是没问题的;纠结于社会和个人的双重谍影,让苗卫芳的事情,显得格外让人唏嘘。

 

而因为这件事情服毒的苗卫芳的父亲,估计也永远理解不了为什么他的儿子就混成了这样?这中间的种种由来,估计他想也想不通。他的服毒,是在为谁最终买单?他的儿子?他自己?还是这中间学历迅速贬值的不适应?

 

而这件事情发生后,我们个人,还有我们社会又该做出一种怎么样的反应?对于个人来讲,或许应该再次纠正和实际面对下,学历在现在社会没有不行,有了也不一定行,但是没有万万不行这样一个让人对学历的纠结态度;对于我们的社会来讲,对于在本科扩招之后,我们又开始实行的研究生扩招政策,或许要好好完善一下了。否则,下一步大扩招的,很可能就是博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