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的崇高需要现实来支撑

(2012-09-19 16:16:00)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评论

大学密集开学。

和往年大学校长刻意地追求网络语言的诙谐不同,今年许多大学校长的开学讲话平实了很多,不约而同地和新生聊起了“大学是什么”这样的基础常识。其中,又要以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的讲话最为有代表性。

9月19日的《中国青年报》上,详细报道了杨玉良的开学典礼讲话。其中不乏出彩的振奋之语,其中一句就是:“如果你是为了升官发财来到复旦学习的话,那么你在学校会受到鄙视。”

这句话,或者是这句话里透出的意思让我们感到熟悉又陌生。我们已经多久没听过这么充满了理想光辉的话语了?何况,这句话又是出自中国名牌大学校长之口。我们一直说大学就要有大学的气场,而我们心目中一直期待的大学,也跑不出“风格、学术、思想以及理想”的范畴。包括了“为升官发财上大学会受鄙视”以及“拒绝科学研究中的愤青”这些话语,让我们在负面新闻缠身的大学之中,似乎又看到了一种久违的亮色。

但很多时候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我们相信在现场的复旦学子们听到了杨玉良校长的讲话,也会突然感觉热血很沸腾。不过,经历理想式的大学生活、跌跌撞撞闯入社会之后,我们不知道有多少当年在现场的学子还会记得杨玉良校长四年前在开学典礼上的那番讲话。他们马上会面临很现实的选择,大学中热恋的情侣固然很多会“毕业时,就是分手时”,可是更重要的还是要马上找工作,要考公务员,要租房买房,许多地方都需要花钱,社会上评价你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还就是“你的官有多大,你的钱有多少”,你的所有奋斗似乎都是在围绕着这个标准而展开。当有一天,你走在大街之上,再也看不出学生的模样的时候,你可还会记得当年的“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你可还记得“为升官发财上大学会受鄙视”?

当我们整个现实社会对成功的评价标准都被俗化成“做多大官,发多大财”的时候,单纯的讲话鼓励、单纯的大学理想,就成了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很快就会在现实中败下阵来。个别还在坚持的人,也会被当做生活的另类、一个圈子的另类,成为别人眼中“不合群的人”,所谓的理想反而成了生活的负累。我们的整个社会都已经很现实,或者很功利,升官、发财,或者发财、升官,多少年轻人在为这个从小伙子熬成了灰白头发的老男人。

不管是学文的,还是学理工的,或者学技术的,都争着往机关里进,宁可在机关单位端茶倒水,也不愿在企业一线研发产品,就是一个典型的现实例子。而这样一种状态,显然又不是一天两天可以改变的。这里边是一个社会生存环境的必然结果。

毕竟“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诗意的理想很多时候只属于诗歌。而我们,却属于生活。大学,也属于生活。不同的是,大学还披着一件叫做“理想”的华丽外衣。

只有社会的理想,才是大学最终的理想。其它,看上去很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