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子培养是新时代“道德量产计划”
(2011-10-31 15:06:48)
标签:
孝子培养杂谈 |
分类: 我的评论 |
孝子又不是水稻,可以大批量种植。
10月30日,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开展的中华小孝子培养工程在北京启动。该工程旨在通过培养孩子孝心,在青少年中开展孝文化普及教育,工程计划通过5年时间培养百万名孝子。相关负责人称主要针对4岁至6岁孩子的特点,把孝心培养教育融入到生活中。(中广网 10月30日)
最初看到这个新闻,以为是假的;仔细一看,原来是真的。
这是新时代的“道德量产计划”吗?
还是第一次听说“中国伦理学会慈孝文化专业委员会”这样一个组织,如果是纯粹的民间组织,那既然自己愿意花钱免费培养孝子,那就去培养好了,好歹不是培养歹徒,从性质上来说还是一件好事;至于到底能不能培养出孝子、这个钱是不是白花了,那是个人的事情,和公众无关。但是如果这个组织占用公务员编制,而且这个“孝子培养工程”恰恰还必须国家拨款,那这里边的事情还真需要说道说道。
中国的语言词汇,一件事情一旦挂个“什么工程“的帽子,需要花的钱往往不是一万两万就可以解决的。钱倒是其次,比如说社保、医保、低保这样实打实的民心工程,即使花再多的钱,大家也没二话;但是像是“中华小孝子培养”这样听上去很悬的事情,就像是把大把的钱扔进去要建一个“空中楼阁”,要是一千块钱能产出一个孝子,一万块钱就是十个,以此类推,要培养出一百万孝子,就得十亿人民币,听上去很美,算上去很花钱,可是谁又能保证这样花钱培养出来的“孝子”就一定是在家孝顺父母、在校天天向上呢?
孝子不是简单培养出来的,不是说把这100万个人关到教室里,天天给他读《二十四孝的故事》,放出来后,他就真的成了孝顺父母的楷模。北大硕士毕业,够牛了,估计在学校的时候也没少聆听“孝顺父母、天天向上”之类的课堂教育,可是还照样打骂父母。言传身教,耳濡目染,润物无声,自然而然,这才是孝子养成的王道。
像是孝顺女父母这样基本的道德要求,是不是真的就到了需要专门让国家财政拨款,然后再单列个计划才能做到的事情?如果真的如此,那真是人类智商下限和道德下限的一场诡异妖媚的同台共舞。

加载中…